这首明代诗人王世懋的《丙子除夕九江公署作》描绘了除夕夜公署的孤寂景象和个人心境。首句“客散空堂鼓角余”,写出了夜晚公堂上客人都已散去,只剩下鼓角声回荡,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次句“还从小吏问爰书”,反映出诗人作为官员,即使在节日也需处理文书事务,不得闲暇。
“浮踪岂为江山住”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暗示他并非只为山水停留,而是有更高的追求或理想。“傲骨都随岁月除”,则透露出诗人虽然保持着高傲的品格,但岁月却在消磨他的锐气和棱角。
“暝色寒侵双鬓薄,雨声残入一灯疏”通过描绘暮色和雨声,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凄凉,灯光昏黄,映照着诗人两鬓的稀疏白发,显得更加苍老。最后两句“年来倍有东流感,不是天涯恨索居”,诗人感慨近年来内心更加感伤,这并非因为身处天涯海角的孤独,而是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和内心的孤寂。
整首诗以除夕夜的公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仕途的孤寂、岁月的流逝以及内心的感慨,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