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所作的《古意(其十三)》,主要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时对生死和仙道的感慨。首句“登高望八荒”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视野开阔,试图超越世俗的边界,寻找答案。然而,“未见不死人”揭示了他对长生不老的怀疑和对世间生命的无常之感。
接下来,“徒看后来冢,累累伤我神”表达了诗人对墓地中无数坟冢的感触,这些象征着死亡的存在让他心生悲凉。他提及两位传说中的仙人伯侨与安期,暗示即使他们也不再留存,仙道之路似乎并无定论。
“如何学仙侣,服食正纷纭”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仙道的困惑,众多仙人的修炼方法各异,让人无所适从。“独羡颜氏子,陋巷以为仁”则转向了对儒家圣贤颜回的赞赏,他认为颜回在简朴生活中实践仁德,比追求虚无的仙道更为可贵。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生命、死亡、仙道和道德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