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西园(其四)

忆昔少壮时,意气摩云霓。

游心黄卷间,岂顾白日西。

由来昧根本,旦旦从所迷。

迩独悟无为,文字如委泥。

物生岂高下,至道良自齐。

青山绕吾庐,开户众鸟啼。

晓日上乔木,秋光媚回溪。

畸人长往来,绝壁同攀跻。

遐天净若扫,旷目无端倪。

楚客一何苦,登临独悽悽。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到后来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领悟。诗中充满了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

“忆昔少壮时,意气摩云霓。” 开篇即展现了诗人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仿佛能与云霓相接,充满豪情。

“游心黄卷间,岂顾白日西。” 描述了诗人沉浸在书海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由来昧根本,旦旦从所迷。”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曾经迷失自我,忽视了事物的本质和根源。

“迩独悟无为,文字如委泥。” 诗人近来领悟了“无为”的道理,认识到文字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觉醒。

“物生岂高下,至道良自齐。” 这里诗人认为万物生长没有高低之分,真正的道理是平等的,体现了对宇宙真理的深刻理解。

“青山绕吾庐,开户众鸟啼。” 描绘了诗人居住在青山环绕的小屋中,开门时群鸟鸣叫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晓日上乔木,秋光媚回溪。” 日出时分,阳光照射在高大的树木上,秋天的美景映照在曲折的溪流中,展现出自然界的美丽。

“畸人长往来,绝壁同攀跻。” “畸人”指的是诗人自己,他经常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与自然融为一体。

“遐天净若扫,旷目无端倪。” 遥远的天空如同被清扫过一般清澈,开阔的眼界看不到边际,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世界的广阔认识。

“楚客一何苦,登临独悽悽。” 最后两句以楚客(古代楚地的旅人)的痛苦和孤独,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从追求到领悟,再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路历程,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西园(其五)

秋山夜来雨,云气朝尚昏。

禅庭无来辙,但见落叶繁。

石室暗灯火,天容开霁痕。

耳目思远适,旷然启曾轩。

长谣缓轻策,去去穷深源。

方塘滟清流,凫雁静不喧。

时遭羲皇翁,容与谐笑言。

邈然采真赏,岁晏谁与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寄题济源令杨君兰轩

昔人慕猗兰,佩服比脩洁。

往往卒岁间,山中行采掇。

吁哉昔人去已久,此花憔悴今谁折。

济源长官真好古,王屋天坛驰远步。

阳崖月窟得芳丛,满握归来誇所遇。

净扫幽轩植藓墀,紫茎绿叶弄奇姿。

疏帘风软日华薄,芳馥满怀君自知。

形式: 古风

送琳上人还杭

聚水作一雨,多少近远随所遭。

或沾枯荄仅濡浃,或入巨海成波涛。

少林真风今百纪,怅惜至此何萧条。

喜君齐志早寂寞,同我十载沦刍樵。

含冲嗜漠不自厌,更欲刺口尝群肴。

师门祖席在在有,得此失彼良自嘲。

朅来东南走千里,但愿刈楚逢翘翘。

駃浮长川不惮恶,陟彼巨巘宁知劳。

诚专志苦若有相,行断西壤逢英豪。

金锤扣天玄楗廓,玉电激海明珠高。

星霜因循共千日,谁尔使子先行包。

湖山蜿蜒湖水薄,湖上幽人想如昨。

秋入芙蓉露已漙,晓捲帘栊暑初却。

明明潭底见行云,谩谩空中闻唳鹤。

此景从来吾已知,异乡宁羡君先归。

由来出处元无隔,同看明朝日上时。

形式: 古风

春日即事呈定海尉葛叔忱

曾台宿霞披,滴沥朝露湿。

有客独登临,含情空伫立。

问君伫立何所为,报言远人尝有期。

菊花黄日出山去,芳草绿时犹未归。

万壑千岩望何极,愿托孤鸿寄消息。

少年游衍易蹉跎,翻恐归来不相识。

满目春晖花烂熳,花底幽禽自相唤。

纷纷万类皆有从,独我参差邈云汉。

劝君不用长相思,容颜消竭神空疲。

无情况有西楼月,夜夜清光照不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