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戏图

曲阑护春小园内,芳草芊绵织新翠。

屏山牡丹开暖风,吹堕轻红粉香碎。

谁家儿女蜀锦裆,柔发初剃靛色光。

两两三三戏晴昼,欢呼竞出花台傍。

秋千木架双旗插,彩绳低垂画板滑。

向前推送身转高,架上连环韵鸣轧。

脚尖背蹴香尘飞,珠汗微沾金缕衣。

丹青假面恣涂抹,舞腰更把斓斑围。

娇娥并坐遗针线,手弄折枝情恋恋。

花腔小鼓闲不敲,竹马金铙抛地遍。

玉蜺扑蝶意自痴,紫兰缘叶纷离披。

君不见圣主仁恩致蕃育,四海民物陶春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倪谦的《童戏图》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春日儿童游乐场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曲阑环绕的小园内,芳草丛生,新绿如织,牡丹在暖风中盛开,花瓣轻轻飘落,香气四溢。画面中的孩子们穿着鲜艳的蜀锦衣裳,头发乌黑如靛,他们在晴朗的白天尽情嬉戏,有的荡秋千,有的推拉连环,欢声笑语不断。

女孩们专注地编织,男孩们则挥舞彩绳,欢腾跳跃。他们的衣衫上沾染着晶莹的汗珠,脸上涂着斑斓的面具,舞动的腰肢如同彩虹环绕。少女们并坐一起,似乎在专心致志地做手工,而小鼓轻敲,竹马金铙散落一地,增添了欢乐气氛。

诗人还借蝴蝶和紫兰的描绘,寓言圣主仁政下的和谐景象,四海安宁,万物生长繁盛。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儿童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以及春日的美好与生机。

收录诗词(560)

倪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景为毗陵陈公懋赋

江天雨雪路尽迷,层峰壁立琼瑶梯。

苍松冻合玉髯老,翠筱寒压银梢低。

屋底幽人常闭户,最爱银华绝纤污。

碧窗半启卷书帏,手把青编映轻素。

村南有客隐者伦,一肩壶榼来叩门。

遥知相对饮五斗,红光满面春风温。

人间此景良不恶,林泉似傍兰陵郭。

会须乘兴访元龙,共倚江楼招白鹤。

形式: 古风

南郊草堂为陈天锡赋

选胜南郊结草堂,幽清绝似午桥庄。

林鸠唤雨山光暝,畦稻舒花水气长。

携酒秋清观纳稼,杖藜春晚看条桑。

粢盛献享修祠罢,合族筵开乐未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山水图为兵部郎中王恕题

玉堂清署春风前,焚香看画皆神仙。

画中风物得真意,峰峦隐约披云烟。

大山如龙欲飞去,小山盘盘如虎踞。

奔流一道破山来,散作涛声满江树。

远村微茫三两家,古渡无人横断槎。

近村茆屋荫榆柳,门前沃土饶桑麻。

别有高亭向洲渚,斜日满帘水禽语。

沧波浩浩欲吞天,蜃气昏昏欲成雨。

初疑匡庐山下落星湾,又似洞庭湖上之君山。

琼宫贝阙倚霄汉,无乃蓬莱方丈非人间。

我生惯识山中乐,随意云楼与山阁。

故乡一别今十年,石洞梅花几开落。

临图忽忆旧游踪,便欲沿溪上丘壑。

此身留滞未应归,回首江天云漠漠。

形式: 古风

仙溪龙华寺

宝幢山下烟霞古,老树如龙欲飞舞。

花气薰成五色云,泉声散作千林雨。

我爱溪山事事幽,锦袍醉踏东风游。

题诗净扫岩头石,把酒还登竹外楼。

空门自与人间别,夜榻焚香卧清绝。

明朝长啸拂衣归,閒却溪风与山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