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其三)

浸满溪烟枫叶纷,嵚崎苍弁入青云。

捲堂宋室由来事,逐客秦都曾有文。

兔苑圃田间可耨,豹林笔研笑须焚。

莫嘲寂寞秋风士,于越当年君子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秋兴(其三)》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通过描绘秋日景象与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联“浸满溪烟枫叶纷,嵚崎苍弁入青云”,以枫叶纷飞、溪烟弥漫的秋景开篇,枫叶的红艳与溪烟的轻柔交织,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嵚崎苍弁入青云”一句,将视角转向天空,以“苍弁”(指山峰)入云,象征着历史的深远与不可触及的高远,同时也暗含着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追忆。

颔联“捲堂宋室由来事,逐客秦都曾有文”,转而谈论历史,提到宋室的兴衰与秦都的往事,通过“捲堂”(卷起的殿堂,这里指历史的更迭)和“逐客”(被放逐的官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中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权力更替的深刻理解。

颈联“兔苑圃田间可耨,豹林笔研笑须焚”,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思考。兔苑、圃田、豹林等意象,分别代表了古代帝王的游乐之地和隐逸之所,通过“耨”(耕作)、“笑须焚”(嘲笑需要焚烧的笔墨),诗人似乎在反思历史上的荣华与虚无,以及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

尾联“莫嘲寂寞秋风士,于越当年君子军”,以“秋风士”(秋天的风中之人,比喻孤独的士人)和“君子军”(古代君子组成的军队)为喻,表达了对那些在历史洪流中坚守道德、不随波逐流的君子之士的敬仰与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嘲笑那些在寂寞中坚持自我、追求真理的人们,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推崇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历史故事的描绘,以及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秋兴(其四)

清秋风景昼平分,江外波涛惊夕曛。

谁误唐家门架史,却来蓬户市租文。

树禽惋惜一枝借,野兔何心三窟闻。

只恐东南马力尽,祇应契伴驻寒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秋日康山东归

整楫凌晨问所之,乡园迢递水东迟。

归舟但信溪红蓼,别梦还牵山翠眉。

安稳秋风三径竹,踌躇行李一囊诗。

解维犹有留题处,瓜葛萦怀不自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中秋(其一)

雨云初霁放晴空,乍捲珠帘望月宫。

夜静□篁何处发,玉楼犹记月明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中秋(其二)

泱泱秋水荻芦轻,徙倚楼头待月明。

红烛烧残白堕醒,秋风飒飒独关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