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引

清漳浊漳注城外,城上愁云大如盖。

高台峨峨生暗尘,白杨萧萧起天籁。

君不见邺中全盛时,玳瑁楼前珠箔垂。

南皮沉李公子醉,西园树葆美人随。

建安黄初一朝变,千载繁华等流电。

紫狐夜啸甄氏宫,绿草霜凋武皇殿。

秋风客思真悲哉,道傍疑冢空蒿莱。

月明绕树乌三匝,犹逐当年铜雀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邺城引》由清代诗人曹尔堪所作,描绘了邺城往昔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清漳浊漳注城外”,以“清”与“浊”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漳河的景象,既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也预示着繁华与衰败的交替。接着“城上愁云大如盖”,以“愁云”渲染出一种沉重压抑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高台峨峨生暗尘,白杨萧萧起天籁”,通过“高台”、“暗尘”、“白杨”、“天籁”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邺城的荒凉景象,同时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君不见邺中全盛时,玳瑁楼前珠箔垂”,诗人通过反问,将读者带入往昔的繁华场景,玳瑁楼前珠帘低垂,描绘了一幅奢华而热闹的画面,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

“南皮沉李公子醉,西园树葆美人随”,继续展现邺城昔日的豪奢生活,南皮、西园,公子、美人,这些词汇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贵族的享乐气息。

然而,“建安黄初一朝变,千载繁华等流电”,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建安黄初时期的一朝之变,使得千年的繁华如同闪电般消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紫狐夜啸甄氏宫,绿草霜凋武皇殿”,通过“紫狐夜啸”、“绿草霜凋”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邺城的荒凉与衰败,甄氏宫与武皇殿的破败景象,象征着往昔荣光的消失。

“秋风客思真悲哉,道傍疑冢空蒿莱”,秋风中,游子的思乡之情格外悲凉,道路两旁的疑冢,荒草丛生,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哀伤。

最后,“月明绕树乌三匝,犹逐当年铜雀来”,在月光下,乌鸦环绕着树木,似乎还在追寻着当年铜雀台的影子,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追忆,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不可逆转。

整首诗通过对邺城往昔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对比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悼。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历史咏叹之作。

收录诗词(317)

曹尔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沧海行

沧海昼惊街市空,人家大屋火焰红。

逆渠奋臂在仓卒,屠戮命吏如寒虫。

君不见严装夜走沂山脚,胶州金钱恣充橐。

回鞭立破睢宁城,浮桥径渡宿迁郭。

沸鼎鱼游何所逃,劲兵压阵如鸿毛。

黄河日落鼓声绝,鲸鲵血赤腥弓刀。

擒魁方略制俄顷,肤功壮气青天高。

可知缚虎势宜亟,追奔月没辕门黑。

俘馘多归淮海营,勾连自绝湖南贼。

深山群盗逋天诛,招徕解散今有无。

后事经营贵全胜,闻有逃兵在襄邓。

形式: 古风

韩圣秋过访奉柬兼怀束云雏刘润生

客过门犹静,堂空语自深。

故人同雨雪,奇士独山林。

树没秦州远,天低少华阴。

好音何日慰,忆尔对床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广陵怀古

何须故老话兴亡,兵后繁华事渺茫。

䢴水曲流通汝汉,芜城衰草恨齐梁。

客寻芳榭惊歌断,马过朱栏识酒香。

不尽泪痕伤往迹,野桃红雨湿雷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晚柬届甫寅仲

绿暗池塘春事稀,酴醾染紫木香肥。

银纱薄映蜻蜓翅,宫粉才销蛱蝶衣。

梁燕去随红雨落,沙鸥轻逐白云飞。

江干何处添诗兴,芍药花船泊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