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邺城引》由清代诗人曹尔堪所作,描绘了邺城往昔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清漳浊漳注城外”,以“清”与“浊”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漳河的景象,既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也预示着繁华与衰败的交替。接着“城上愁云大如盖”,以“愁云”渲染出一种沉重压抑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高台峨峨生暗尘,白杨萧萧起天籁”,通过“高台”、“暗尘”、“白杨”、“天籁”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邺城的荒凉景象,同时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君不见邺中全盛时,玳瑁楼前珠箔垂”,诗人通过反问,将读者带入往昔的繁华场景,玳瑁楼前珠帘低垂,描绘了一幅奢华而热闹的画面,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
“南皮沉李公子醉,西园树葆美人随”,继续展现邺城昔日的豪奢生活,南皮、西园,公子、美人,这些词汇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贵族的享乐气息。
然而,“建安黄初一朝变,千载繁华等流电”,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建安黄初时期的一朝之变,使得千年的繁华如同闪电般消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紫狐夜啸甄氏宫,绿草霜凋武皇殿”,通过“紫狐夜啸”、“绿草霜凋”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邺城的荒凉与衰败,甄氏宫与武皇殿的破败景象,象征着往昔荣光的消失。
“秋风客思真悲哉,道傍疑冢空蒿莱”,秋风中,游子的思乡之情格外悲凉,道路两旁的疑冢,荒草丛生,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哀伤。
最后,“月明绕树乌三匝,犹逐当年铜雀来”,在月光下,乌鸦环绕着树木,似乎还在追寻着当年铜雀台的影子,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追忆,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不可逆转。
整首诗通过对邺城往昔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对比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悼。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历史咏叹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