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丞相祠

堂堂大宋文丞相,耿耿声名照古今。

本拟卧龙兴汉室,竟孤四海望商霖。

平生不负读书志,一死能明报国心。

遗像至今犹俨雅,祠前老柏翠森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对南宋丞相文天祥的深情追忆与高度评价。文天祥,字宋瑞,号浮休道人,是南宋末年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以其忠诚、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而闻名于世。

诗中首先赞扬了文天祥的卓越声名,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他的名字都熠熠生辉。接着,诗人以“卧龙”比喻文天祥,暗示他如同诸葛亮一样,有着复兴汉室的雄心壮志,但最终却只能孤独地面对四海之内的期盼,未能实现其宏愿。

“平生不负读书志”,表达了文天祥一生致力于学问,追求知识的精神。而“一死能明报国心”,则高度赞扬了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决然选择牺牲自我,以报效国家的决心和勇气。

最后,“遗像至今犹俨雅,祠前老柏翠森森”两句,描绘了文天祥祠堂前的景象,通过“俨雅”的遗像和“翠森森”的老柏树,象征着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和永恒纪念。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文天祥个人品质的崇敬,也体现了对其历史贡献的深刻认识和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海子桥

海子东头海子桥,阑干几曲琢琼瑶。

芰荷叶老香犹在,杨柳条长翠未消。

公子锦衣金勒马,佳人红袖木兰桡。

太平风景今尤盛,满耳歌声杂凤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庆寿寺

暇日行经凤阁西,喜瞻佛刹与云齐。

高僧屡致金襕赐,华扁曾承御墨题。

烟满禅房香蔼蔼,雨荒鹤径草萋萋。

偶来林下寻碑看,祇树阴中听鸟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会真宫

会真宫里访天倪,琳馆清虚亦自奇。

宋帝巡游曾驻跸,回仙去后谩留诗。

烟生宝鼎存丹火,雨过瑶田长玉芝。

明发乘风快登览,泰山顶上候安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登泰山

青鞋踏破翠重重,晓上天门第一峰。

静听泉声鸣涧底,遥看云气出封中。

崖存唐代原刊颂,山有秦时旧种松。

不惜乘风登旧观,闲披瑶草觅仙踪。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