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丹室为医士吴孟森题

勾漏遗踪不可求,一庵筑傍杏林幽。

花残红雨帘前落,药熟彤霞鼎面浮。

富贵谁能饶白发,市城今喜有丹丘。

光阴自箭催人老,借问长生可学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医士吴孟森的杏林丹室,充满了隐逸与医道的韵味。首句“勾漏遗踪不可求”,以勾漏山的传说引出,暗示了寻找灵丹妙药的不易,同时也寓意着医术的高深莫测。接着,“一庵筑傍杏林幽”描绘了医室的环境,静谧而充满生机,杏树环绕,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花残红雨帘前落,药熟彤霞鼎面浮”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医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花朵凋零,如同红雨般落下,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更迭;药鼎中煮沸的药物,映照出彤霞般的光芒,寓意着医术的神奇与疗效的显著。

“富贵谁能饶白发,市城今喜有丹丘”表达了对医者高尚品德的赞美,即使在繁华的都市中,也有人愿意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健康,体现了医者不仅治愈疾病,更关注心灵的疗愈。

“光阴自箭催人老,借问长生可学不”则表达了对生命与时间的感慨,以及对长生不老的向往。诗人通过这句诗,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又对医术可能带来的延年益寿抱有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杏林丹室的描绘,展现了医者的高尚情操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与医学之间和谐关系的赞美。

收录诗词(446)

邓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追挽友人邵昌父

若随令子步蟾宫,不独年同道亦同。

心契从知非面契,若翁曾说即吾翁。

魂徂魄落应难返,地老天荒恨不穷。

三尺孤坟在何处,明当下马拜乔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赋得列位登青琐送翰林钟编修奉敕归封其父母

制诰文章五色新,纶音褒许重词臣。

编摩事业追前史,封拜恩荣及二亲。

玉署清寒无六月,冰函莹洁净纤尘。

登瀛只在登青琐,真是群仙队里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董正术南还

华胄遥闻接广川,诗书簪绂世蝉联。

优游晚景而翁老,平秩西成乃弟贤。

一骑香尘天上路,半篷明月浙东船。

官清不赠囊中物,聊写新诗上锦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寿江纪善父七十

堂前乌帽戏斑衣,天上祥光拱少微。

□□□□今正显,先生寿算古来稀。

蟠桃结实三千岁,老柏盘根四十围。

仰德未由瞻德范,因风一曲鹤南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