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以参天大树的风韵和满溢的春光为背景,传达出人间繁华与欢乐的气息。"些子春光浑占尽",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春天的丰盈,仿佛春光都被这景象独占。接下来的"泄泄昌昌",形象地描绘了春水潺潺、万物繁茂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和谐与富饶。
词人将陶潜和张绪两位历史人物相提并论,暗示他们虽然风格不同,但同样具有高尚品格。"标格何堪同日语",表达了对他们人格魅力的敬仰,认为他们的道德情操难以在同一日子里相提并论。最后,词人以"千手观音"和"雨后见佛心"作结,寓意在经历了风雨洗礼后,人们更能看到内心的纯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犹如观音菩萨般慈悲与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光和人物的赞美,寄寓了词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世态人情的深刻理解。沈尹默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其词作往往蕴含着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这首《减字木兰花》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