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援辞

先出也衣絺纻。后出也满囹圄。

吾今见民之洋洋然。东走而不知所处。

有人自南方来。鲋入而?居。使人之朝为草国为墟。

殷有比干。吴有子胥。齐有狐援。已不用若言。

又斮之东闾。每斮以吾参夫二子者乎。

形式: 辞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人对历史变迁和忠良之士的感慨。开篇“先出也衣絺纻,后出也满囹圄”两句,形象地表达了历史上的忠臣义士或被误判的人士,他们或者受到轻微的惩罚,如同穿上带有图案的衣服;或者遭受严厉的监禁,充斥在牢狱之中。这些描写引出了诗人对当下世态的观察,“吾今见民之洋洋然”一句,表达了对现实中人们迷茫无向、不知所从的感慨。

接着“东走而不知所处”则是诗人自己在历史的洪流中感到方向迷失,无所适从。紧接着“有人自南方来”引出了一位旅者,可能是一位带着信息或故事的人物,但他“鲋入而?居”,似乎是在暗示这位旅者的到来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改变,而是停留在某个地方,没有明显的影响。

“使人之朝为草国为墟”一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强调了历史变迁的无常和悲剧性。接下来的几句“殷有比干,吴有子胥,齐有狐援”,提到了历史上的几个忠良人物,比干、子胥、狐援,他们都因直言不讳而受到迫害,这些例证增强了诗人对忠诚与正义的赞颂。

最后,“已不用若言,又斮之东闾,每斮以吾参夫二子者乎”几句,通过重复“斩”字,强调了历史上不断有忠良之士因为直言真理而遭受迫害。诗人似乎在自问,每一次的斩杀是否都与他和其他两位志同道合的人有关。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忠臣义士的回顾和现实社会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重演、忠良不被理解和利用的深刻忧虑。

收录诗词(230)

无名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狐裘歌

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形式: 四言诗

采芑歌

妪乎采芑。归乎田成子。

形式: 押[纸]韵

采葛妇歌

葛不连蔓棻台台。我君心苦命更之。

尝胆不苦甘如饴。令我采葛以作丝。

女工织兮不敢迟。弱于罗兮轻霏霏。

号絺素兮将献之。越王悦兮忘罪除。

吴王欢兮飞尺书。增封益地赐羽奇。

机杖茵蓐诸侯仪。群臣拜舞天颜舒。

我王何忧能不移。饥不遑食四体疲。

形式: 古风

金楼子引古语

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宁得一斤地榆。

不用明月宝珠。

形式: 六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