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细雨斜风,上元灯火还空过。下帘孤坐。

老去知因果。风月词情,冷落教谁和。今忘我。

静中看破。万事空花堕。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鉴赏

这首《点绛唇》由宋代诗人曾觌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细雨斜风中的寂寥景象。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深刻哲思。

“细雨斜风”,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细雨绵绵,斜风轻拂,这样的天气往往让人感到孤独与忧郁。紧接着,“上元灯火还空过”一句,将节日的热闹与此刻的空寂形成鲜明对比,上元节本是欢庆团圆的日子,而今却只有灯火独自闪烁,无人欣赏,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下帘孤坐。老去知因果。”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帘子放下,独坐室内,岁月流逝,人至晚年,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似乎明白了命运的因果循环。这里的“老去知因果”,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感慨,也暗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风月词情,冷落教谁和。”词人以“风月”二字,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相联,表达了即使在如此美好的景致中,也难以寻得共鸣或理解的孤独。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暗示着在冷漠的世界里,寻求心灵慰藉的艰难。

最后,“今忘我。静中看破。万事空花堕。”词人通过“今忘我”的自我反思,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在静默中洞察了人生的真谛——一切如梦幻泡影,终将归于虚无。这一句不仅揭示了词人的内心世界,也传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世间万物无常变化的接纳与释然。

综上所述,《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词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时间、因果关系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06)

曾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授权知阁门事。淳熙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趋奉宫廷,词多应制之作。其词语言婉丽,风格柔媚。代表作为《阮郎归》、《水调歌头》《西江月》《定风波》(长相思》、《采桑子》、《眼儿媚》、《忆秦娥》等,其中以《阮郎归》一词为最著名

  • 籍贯:汴京(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音di迪)(1109-1180

相关古诗词

康衢谣

立我烝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形式: 四言诗 押[职]韵

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形式: 辞赋 押[药]韵

尧戒

战战慄慄,日谨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

形式: 四言诗

夏后铸鼎繇

逢逢白云,一南一北,一西一东。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