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竹谷

暑行不张盖,午暍背沃浆。

外灼忍须臾,内热我久忘。

僮仆望谷趋,麇麚速走藏。

两崖面东西,一涧盘中肠。

下瀹功德水,旁熏知见香。

桧柏妙有意,向风招人凉。

众绿倏倒影,摇荡天沧浪。

已出尘埃外,立脚判牢强。

浮云倘来物,敢尔拂衣裳。

弃去誓深入,履险犹康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诗人步入竹谷的体验。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竹谷内的清凉与宁静。

首句“暑行不张盖,午暍背沃浆”描绘了夏日行走时的炎热,没有遮阳伞,午后更是酷热难耐,仿佛背后被冷水浇过一般。这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夏日的酷热。

接着,“外灼忍须臾,内热我久忘”表达了外部的炙热虽然短暂,但内心的热度却难以消散。这里运用了心理描写,表现了人在极端环境下的感受。

“僮仆望谷趋,麇麚速走藏”则通过旁观者的视角,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炎热时的反应,僮仆和野兽都迅速寻找避暑之地,反衬出人的行动。

“两崖面东西,一涧盘中肠”描绘了山谷的地形特点,两侧山崖相对,中间有一条溪流蜿蜒而下,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下瀹功德水,旁熏知见香”暗示了诗人进入竹谷后,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水质清澈,香气四溢,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洗涤和净化之感。

“桧柏妙有意,向风招人凉”进一步描绘了竹谷内的凉爽,桧柏似乎有意地迎风招展,为行人带来凉意。

“众绿倏倒影,摇荡天沧浪”通过倒影和波浪的描绘,展现了竹谷内的生机与活力,绿色的植物映照在水面,随风摇曳,仿佛与天空的波浪相呼应。

“已出尘埃外,立脚判牢强”表达了诗人从喧嚣尘世解脱出来,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最后,“浮云倘来物,敢尔拂衣裳”以浮云为喻,表达了对短暂事物的淡然态度,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轻易放弃。

“弃去誓深入,履险犹康庄”则是诗人决心深入探索未知,即使面临危险也视若坦途,体现了勇敢和坚定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竹谷内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心境变化,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4)

林寿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壕

暮投官吏捉人村,丁壮凋零妪守门。

不独二陵怨风雨,北邙还有未招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八月十六夜与玉山人坐袖海楼

四面青山坐困人,一楼明月足容身。

两人对酒蔬盘瘠,五夜谈诗蜡炬亲。

槛外长松时拂帽,阶前小草亦成茵。

净名寥寂临恭去,不负中秋自主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园居秋日杂诗八首(其一)

遍野秋云打稻天,数家鸡犬夕阳边。

老农老圃吾将倦,饭熟黄粱不肯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园居秋日杂诗八首(其二)

牧童驱犊过前溪,我忆当时锦障泥。

牛背马蹄都一梦,前山那复问高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