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廿年作客向边陲,坐叹兰枯柳亦衰。
传说故园荆棘长,此生能得首邱时。
这首诗是清代顾炎武所作的《悼亡(其三)》。诗中以“廿年作客向边陲”开篇,描绘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的艰辛生活。接着,“坐叹兰枯柳亦衰”一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疲惫。后两句“传说故园荆棘长,此生能得首邱时”,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归宿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顾炎武在异乡生活的孤独与对故土的深情眷恋。
不详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
地下相烦告公姥,遗民犹有一人存。
摩天黄鹄自常饥,但惜流光不可追。
他日乐羊来旧里,何人更与断机丝。
潏彼上善,汇厥灵长。滔滔其逝,在河之阳。
彼美人兮,于焉遨翔。潏彼上善,汇厥涟漪。
滔滔其逝,在离之湄。彼君子兮,于焉委蛇。
四柿先人种,旁临一亩池。
霜彫萱草色,日映女贞枝。
旧业从飘荡,非材得憖遗。
清阴常不散,勿使众禽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