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蛟桥月夜

横压双溪转。记相传、赤乌年代,斯桥初建。

罨画云山佳丽甚,正是六朝阳羡。

其下有,流澌清浅。

夹岸红楼灯火夜,恰如霜、古月当头现。

想曾照,国山县。星霜忽易寒芦卷。

认空潭、老蛟潜处,沧桑几变。

百怪鱼龙消匿尽,冷落孝候祠殿。

只皓魄,依然一片。

照彻兴衰同逝水,更照来、虹影澄如练。

圆似镜,挂波面。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金缕曲·蛟桥月夜》由清代词人吴曹直所作,描绘了蛟桥月夜下的壮丽景象与历史变迁的感慨。

词的开篇“横压双溪转”,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蛟桥横跨于两溪之上的雄伟姿态。紧接着,“记相传、赤乌年代,斯桥初建”一句,通过传说中的“赤乌年代”,巧妙地将蛟桥的历史悠久与古老背景融入其中,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历史的厚重感。

“罨画云山佳丽甚,正是六朝阳羡”两句,运用了“罨画”这一富有诗意的词汇,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山色如画的美丽景色,同时点明了地点——阳羡,一个在古代享有盛名的山水之地。接着,“其下有,流澌清浅。夹岸红楼灯火夜,恰如霜、古月当头现”几句,细腻地描绘了流水与两岸灯火交相辉映的夜晚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想曾照,国山县。星霜忽易寒芦卷”则通过想象,将蛟桥的光辉照耀过的历史与自然景观联系起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接下来,“认空潭、老蛟潜处,沧桑几变”一句,以“老蛟”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蛟桥所在水域的深邃与古老。

“百怪鱼龙消匿尽,冷落孝候祠殿”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历史的沉寂与岁月的无情,将蛟桥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静默而庄严的美。最后,“只皓魄,依然一片。照彻兴衰同逝水,更照来、虹影澄如练。圆似镜,挂波面”几句,以皓月为线索,将整幅画面的意境推向高潮。皓月不仅照亮了历史的长河,也映照出未来与希望,如同清澈的虹影,挂在波面上,既纯净又充满生机。

整首词通过对蛟桥月夜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的壮丽与和谐,更蕴含了对历史变迁、时间流转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吴曹直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创作出这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

吴曹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多丽.桂花下作

嫩凉天,西风吹遍郊原。

正楼头、一声长笛,泬寥秋气堪怜。

渐芳洲、飘残黄叶,更曲沼、凋尽红莲。

秉烛心期,支筇意兴,恰逢丛桂吐华研。

小山畔,凌霜挺秀,翠荫复来圆。

还证取、香闻鼻观,无隐真禅。

对清尊、浅斟低咏,待看月影婵娟。

近露华、沾衣欲湿,奈蛩语,当户争传。

知道明年,重逢此日,萍踪飘转在谁边。

多应向,山程水驿,茸帽控丝鞭。

花如织、盛筵难再,也合潸然。

形式: 词牌: 多丽

浪淘沙.舟过东郭废园

一叶下晴川,正夕阳天。西山拖雨断虹鲜。

不是荷花亲指点,谁说平泉。

歌舞忆当年,肯羡神仙。繁华如箭忽离弦。

乱甃残垣能几日,取次桑田。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减字木兰花.舟次见桃枣怀月陵

蓬莱赤枣,此行只为游仙好。

度索甜桃,差与莼鲈一解嘲。

工书嗜酒,老子庄周称益友。

臣与安期,侍宴西王忆此儿。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风流子.题周文夏画册

旧游弹指过,才披卷,仿佛见伊人。

有万顷澄波,千章乔木,几重碧巘,一片闲云。

都并作、莼鲈归梦短,山水卧游频。

藜阁宵残,禁莲飘麝,兰台昼静,院柏摇春。

闲情供渲染,长康后、应是摩诘前身。

想见淋漓尽致,盘礡天真。

忆为日几何,风流顿尽,其人斯在,翰墨还分。

多少西州醉眼,泪涴香芸。

形式: 词牌: 风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