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夫访及书室夜话又用元韵

珠玉相辉愧我形,正如朽壤附云亭。

宦情已比春云薄,交义犹期老柏青。

坐久北窗号过雁,谈馀荒戍咽疏铃。

知君不厌寒宵景,世上风霜已屡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此诗以珠玉自喻,谦逊中透露出对友人林夫的尊敬与欣赏。首联“珠玉相辉愧我形,正如朽壤附云亭”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微不足道的朽壤,而将林夫比作璀璨夺目的珠玉,表达了对林夫才华与地位的仰慕之情。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谦逊态度。

颔联“宦情已比春云薄,交义犹期老柏青”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宦海浮沉,官场生涯已让他感到淡泊,如同春天轻柔的云朵般轻盈。然而,对于友情的期待却如同老柏树一般坚韧不拔,绿意常青,象征着诗人对真挚友谊的珍视与坚持。

颈联“坐久北窗号过雁,谈馀荒戍咽疏铃”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长时间的交谈后,北窗外传来大雁南飞的鸣叫声,荒凉的边塞中,稀疏的风铃声显得格外清晰。这一联不仅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自然界的和谐,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林夫之间深厚的情谊,即使在寂静的夜晚,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与交流。

尾联“知君不厌寒宵景,世上风霜已屡经”是对林夫的赞美与祝福。诗人深知林夫不会嫌弃这寒冷夜晚的景色,因为林夫已经历过世间的风霜,拥有坚韧不屈的精神。这句话既是对林夫品格的肯定,也是对两人友情的深情寄语,希望林夫能够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坚守自我,不忘初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林夫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至城东作(其一)

地形磅礴接匡庐,旷野人烟乍有无。

栖亩稻粱方待穫,识家鸡犬各随呼。

农耕半岭如僧衲,牧跨羸牛似画图。

官守投閒省坟柏,满林霜露涕沾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至城东作(其二)

出郭二十里,依山八九家。

茅冈风卷烧,土井两推沙。

冻蝶依残菊,幽禽立卧槎。

路边桃李木,犹发小春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惜菊

碧玉枝条手自分,花开晚节最怜君。

斜簪短发能回老,满泛清樽要助醺。

著雨半荒犹烂漫,绕栏三嗅倍氤氲。

更收残蕊缝为枕,长得好香深夜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西斋冬夕

平生疏野得江湖,岁暮西斋拥一炉。

雨滴空阶如自语,风吹长木更相呼。

世间宠辱收棋局,楼上光阴入酒壶。

近日睡时全少梦,攀缘狂想自知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