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常老住疏山

师住疏山祇树园,卧看云雾起江村。

百年鼎鼎春风转,一钵垂垂老眼昏。

古殿扑空参铁凤,夜潭翻月落金盘。

何时系缆西风下,松柏阴阴独扣门。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老师居住在疏山的祇树园,静静地躺着观看云雾缭绕的江边村落。
经历了百年的春风吹拂,他手持着饭钵,眼神逐渐昏花。
古老的殿堂直插云霄,仿佛与铁凤相接,夜晚的潭水倒映着明月,如同金色的盘子落下。
何时能在这西风中停泊,独自敲响松柏下的门扉。

注释

师:指代老师。
住:居住。
疏山:一个地名。
祇树园:寺庙或园林名。
卧:躺。
云雾:云彩和雾气。
起:升起。
江村:江边的村庄。
百年:一百年。
鼎鼎:形容春风强烈。
春风:春天的风。
转:转动,这里指流逝。
一钵:一只饭碗。
垂垂:形容衰老的样子。
老眼昏:视力模糊的老眼。
古殿:古老的殿堂。
扑空:直冲天空。
参:对应、连接。
铁凤:可能指铁制的凤凰装饰。
夜潭:夜晚的潭水。
翻月:倒映月亮。
金盘:比喻明亮的月光。
何时:何时能。
系缆:系船的缆绳。
西风:西边吹来的风。
松柏:常绿的松树和柏树。
阴阴:阴暗的样子。
独:独自。
扣门:敲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游九功所作的《送常老住疏山》。诗中描绘了常老居住在疏山祇树园的环境,以及他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首句“师住疏山祇树园”点出常老的居所,环境清幽;“卧看云雾起江村”则写出他闲适的生活状态,静观江村云雾变化。

“百年鼎鼎春风转”表达了时光流转,岁月如梭,常老已年事已高;“一钵垂垂老眼昏”则通过“老眼昏”形象地刻画出他的衰老之态。接下来,“古殿扑空参铁凤”描绘了古殿的雄伟与神秘,而“夜潭翻月落金盘”则以月影倒映潭水的景象,增添了诗意的宁静和深邃。

最后两句“何时系缆西风下,松柏阴阴独扣门”,诗人想象着自己某日来访时的情景,表达对常老的深深挂念,以及对二人友情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展现了对友人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6)

游九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浯亭望横山

峨峨岸东山,跃来势奔虬。

横约一溪水,抱邑止复流。

近郭看逾好,向望此其尤。

翠展曲屏宽,一目千里收。

此山此之水,我歌我来游。

知不市声杂,亦忘溪上幽。

方将解其缚,于焉我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答黄叔旸

冥鸿倦云飞,敛翼退遵渚。

秋虫感时至,自野来在宇。

老我久合归,溪山况延伫。

俯此沙水清,面被烟尘聚。

龙断既冲冲,澜倒亦吁吁。

岂无砥中立,而不改风雨。

忽忻远寄声,秀句盈章吐。

灿烂炯寒芒,晴空见冰柱。

颇闻词场笔,漫焉叶如土。

黄粱枕上过,得之亦不处。

独行固不移,犹在审去取。

形式: 古风

题魏醇父菊庄

东篱采采人归来,长歌三嗔书生老。

子方青春志紫霄,种菊幽探计何早。

一枝可爱况千丛,想应苦吟被花恼。

西风浩然天池秋,白露霏空下百草。

此时此花抱幽贞,宁衒世间颜色好。

日斜寒照萼明韡,霜轻净澈香远到。

淡焉见谓山泽癯,渊乎我爱其似道。

荒畦野径尤惬性,何似移根伴枯槁。

虽知晚节亦何用,为制颓龄聊自保。

形式: 古风

秀州道中(其二)

漠漠秋原禾黍空,藤萝古木梵王宫。

孤村野水斜阳外,无数归鸦落晚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