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寿昌

风云八字护城隅,楼殿崔嵬想帝居。

曾侍金舆惟石马,幸因玉玺记铜鱼。

千年鼓角声犹壮,四塞河山恨未袪。

麋鹿已游人事改,何人曾读辅吴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风雨八方守护着城池角落,宏伟的楼阁宫殿仿佛是帝王居住的地方。
曾经侍奉皇上的石马如今只剩,有幸通过玉玺上的铜鱼印记来追溯过往。
千年的鼓角声依然雄壮,四周边境的河山之恨仍未消除。
麋鹿已经漫游,人事已非,还有谁会去阅读辅佐吴国的古籍呢?

注释

风云八字:形容风雨笼罩,象征守护的力量。
楼殿崔嵬:形容楼阁宫殿高大壮观。
金舆:古代皇帝乘坐的华丽车辆。
石马:象征过去的皇家仪仗。
玉玺:古代皇帝的印信,象征权力。
铜鱼:可能是玉玺上的纹饰,用来标识身份。
千年鼓角:指历史久远的战鼓和号角声。
四塞河山:四周的边防要塞和壮丽山河。
麋鹿已游:比喻世事变迁,人事更迭。
辅吴书:可能指的是古代辅佐吴国的历史文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岳珂的《夜过寿昌》,通过对寿昌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王朝兴衰的感慨。首句"风云八字护城隅"展现了城墙的雄伟与神秘,暗示了其军事防御的重要性。次句"楼殿崔嵬想帝居"则描绘了昔日皇家宫殿的壮观景象,让人想象皇帝曾经的生活。

第三句"曾侍金舆惟石马"回忆了过去的荣光,提及石马象征着皇帝出行的威严,而"幸因玉玺记铜鱼"则借物寓言,暗示了皇权的象征——玉玺。接下来的"千年鼓角声犹壮",通过鼓角之声传达出历史的沧桑感,以及对边关战事的怀念。

最后一句"四塞河山恨未袪"表达了诗人对未能消除的边患和江山之恨的深深忧虑。"麋鹿已游人事改"以麋鹿出没象征世事变迁,人事不再,最后以疑问句"何人曾读辅吴书"收束,引发读者对历史教训的反思,暗示了对当政者励精图治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遗迹为载体,寓言深沉,情感丰富,体现了岳珂作为南宋文人的历史感慨和忧国之情。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夜读庄子呈高紫微

蒙园傲吏御风仙,聊以卮言后世传。

小大升潜同此地,智愚工拙岂其天。

众途适正何劳问,一理观心本自然。

从此二经束高阁,为君终夕读名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奉寄何正父总干

经旬习懒惯山居,不写城间一字书。

把菊见山新趣倦,汎莲依水旧交疏。

无心是处友麋鹿,有客寄谁烹鲤鱼。

见说近来军食足,不妨诗卷访犁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奉谢何正父日虾荔实茶果宣瓜蜜朮之贶酬以露芽

打门军将到山家,小国长须海上楂。

冰片霞餐正浮蜜,雪穰风味更宜茶。

颇思野蔌盘无荔,安得珍投琼报瓜。

汎水旧游浑不记,且看七碗岸巾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奉赓赵季茂雪中感兴二首(其二)

湓城一夜雪,处处饭箩空。

青序回规运,苍生比屋穷。

伤心慨疆事,抱膝愧田翁。

别乘应同志,忧时正愿丰。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