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木末》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以“芙蓉”为喻,描绘了其高洁不染的品质,以及在清水中绽放的美丽景象。诗人将芙蓉比作“骚人”,即文学创作者,暗示其作品如同芙蓉般纯洁而富有文采。接着,诗人通过“木末”这一意象,进一步强调了芙蓉生长环境的高远与独立。
下半部分,诗人以“夏秋无异候”表达芙蓉四季如一的坚韧品格,无论是在清醒还是醉酒的状态下,都保持着同样的观察视角。最后,“莫咏寒山句,寒山本自寒”一句,既是对前文的呼应,也暗含了对那些仅关注表面现象而不深入理解事物本质的人的提醒,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芙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坚韧,更蕴含了对高尚人格和深刻洞察力的赞美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