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

燕山苍苍塞土紫,雪花如沙月如水。

穹庐酒暖貂裘湿,匈奴角声全部起。

将军弯弓发指冠,指堕马猬心不寒。

士卒并持苏武节,酋魁莫作李陵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彧的《塞上曲》描绘了一幅边塞雄浑壮丽的画面。首句“燕山苍苍塞土紫”,以苍茫的燕山为背景,展现出边疆大地的沉稳与厚重,紫色的土壤更显其独特风貌。接下来的“雪花如沙月如水”则通过比喻,形容雪落如沙,月色皎洁,营造出边塞夜晚的寂静与冷冽。

“穹庐酒暖貂裘湿”描绘了战士们在寒冷中围炉饮酒取暖的情景,貂皮大衣都被酒气浸湿,显示出他们豪放的生活状态和坚韧的精神。然而,“匈奴角声全部起”又暗示了紧张的战事气氛,敌人的号角声骤然响起,预示着战斗即将来临。

“将军弯弓发指冠,指堕马猬心不寒”刻画了一位英勇无畏的将军形象,他弯弓搭箭,连手指都因紧张而颤抖,但即使面临生死,他的内心依旧坚定无比。最后一句“士卒并持苏武节,酋魁莫作李陵看”,借典故激励士兵们坚守忠诚,像苏武那样宁死不屈,警告敌酋不可小觑他们的斗志,暗示了对敌人的蔑视和对自己军队的自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场景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壮志,表达了作者对戍边将士的敬仰和对国家边防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12)

顾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沪渎垒

江迥原野阔,海翻波涛起。

征客期门归,吊古沪渎水。

平畴麦草青,涩土箭镞紫。

月黑动北风,塞雁声在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寄友人

我本东海人,家住东海头。

自从丱角时,便向西州游。

迩来西游十九载,夜夜思归梦东海。

此身厌逐戎马间,落魄惟存壮心在。

今年始欲向东还,便将归老天台山。

相随仙人养鸡犬,笑弄绿水桃花间。

况闻溪上桃已熟,仙女婵娟面如玉。

春风绾结双绿鬟,舞腰解按山乡曲。

去年群仙遥见招,谓予自是王子乔。

山中何尝识酒禁,日日烂醉吹璚箫。

昨日才经四明道,故人相见惊绝倒。

间关万死得生还,颜色还同旧时好。

忽闻天吴落海隅,到海要拾明月珠。

大风三日撼天黑,海底吹折红珊瑚。

洪涛如山老蛟怒,白日江皋塞烟雾。

仙山咫尺不得归,目送冥冥塞鸿去。

棹舟惆怅却西回,侧望仙山心欲摧。

空怀帝子芙蓉阙,遥望中天雨玉台。

愁来昏昏枕书睡,呼酒狂歌不成醉。

丈夫出处真可怜,往往长遭不如意。

作书为谢丹霞仙,金堂石室无清缘。

有心未罢秋来约,更待秋风海月圆。

形式: 古风

题十八学士图

晋阳天人赤龙子,按剑叱咤风云起。

下嫌九土足腥秽,欲将乾坤翻海洗。

妖蟆射杀落九重,日月再启光曈曈。

十八文星烂奎壁,玉堂高开连紫宫。

天生奇才真羽翼,南金大珠何足惜。

凤凰笙管宴彤庭,日听四海歌太平。

图形更诏丹青手,不独云台画将星。

君不见嬴家祖龙坑学士,山下看瓜同日死。

阿房壁土未曾乾,草绿宫垣哭秋鬼。

形式: 古风

赵松雪八骏图

赵家王孙擅好书,更复画马如江都。

尝从玉堂罢春直,惯写天马随监奴。

马来西宛龙八尺,势或怒惊如鹊立。

似疑初浴荥河波,身上龙纹五花湿。

王孙写骏不写形,运思已入天机精。

都将临池古书法,落笔一扫千人惊。

今逢此图乃八疋,老我见之惟叹息。

人间驽骀漫纷纭,天上龙纹谁购得。

忆昨八骏登瑶池,昆崙万里天西陲。

风行电迈景恍惚,翠蕤不动天王旗。

古来八骏虽已矣,房星在天还不死。

雄姿伏枥世岂无,胡乃惟称穆天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