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道院留题

明月中天云雾消,酒醒凉思逐风飘。

星河不动秋空阔,钟鼓无声夜寂寥。

露下远山应唳鹤,水来沧海缅生潮。

仙家俗事无缘到,虚负璚楼品玉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夜晚景象,诗人解缙以细腻的笔触,将夜宿道院的感受娓娓道来。首句“明月中天云雾消”,开篇即展现出月光皎洁、云散星现的清朗夜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酒醒凉思逐风飘”一句,通过酒后的清醒与凉意,以及思绪随风飘荡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星河不动秋空阔,钟鼓无声夜寂寥。”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的静谧与辽阔,星河虽静,却映照着广阔的秋空;钟鼓虽无,却衬托出夜的寂静与深沉。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加丰富。

“露下远山应唳鹤,水来沧海缅生潮。”这两句转而描绘自然界的动态美,露珠从远处的山间落下,似乎能听到鹤的长鸣;海水在广阔的海洋中涌动,仿佛能感受到生命的律动。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生命力的向往。

最后,“仙家俗事无缘到,虚负璚楼品玉箫。”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尘世,却渴望超脱世俗,追求仙境般的生活。然而,这种理想似乎难以实现,只能在心中留下遗憾,如同未能亲临琼楼,品味那悠扬的玉箫之音。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

综上所述,这首《夜宿道院留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夜晚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87)

解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缙绅,、喜易,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 字:大绅
  • 号:春雨
  • 籍贯: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
  • 生卒年:1369年-1415年

相关古诗词

赠茅山道士

雨馀重过冶城来,岩下松扉只半开。

绕屋清阴多翠竹,满庭春色有红梅。

道心尽在琴三叠,交谊何妨酒一杯。

明日寻君携鹤至,休嫌踪迹破苍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登中华山

山号中华福地偏,一峰晴耸五云边。

削成翠玉三千丈,立自洪荒几万年。

天上有灯浑是幻,人间无事便为仙。

閒来最爱东头阁,笑拂烟霞白昼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冲虚观

遍览冲虚益旷哉,悬崖峭壁起楼台。

每逢嘉客岩边过,疑有仙真天际来。

水底尽教龙稳卧,松巅时遇鹤飞回。

道人采药迷归路,洞口云生扫不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正月初三祭始祖濮州公族议欲更旧门符山林城市寻常屋唐宋诗书第一家者予意不可因赋一律呈诸父

九朝靖节扶龙驭,十世联魁到凤池。

青史盛传当日事,新桃莫换古人诗。

正三日祀参军庙,七百年来显祖规。

共喜族人同北阮,清明有约莫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