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起

长夜睡曾著,行庭思转清。

城乌临远曙,楼雁过高晴。

客子木绵敝,居人水火争。

时平盛禾黍,一饱答西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夜起》,是明代诗人林俊所作。诗中描绘了深夜起床后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

首句“长夜睡曾著”,描述了诗人经历了漫长的夜晚睡眠,暗示着可能是因为忙碌或思绪万千而难以入眠。接着,“行庭思转清”一句,通过行走于庭院中,使思绪变得清晰,暗示了在静谧的环境中,诗人得以理清思绪。

“城乌临远曙,楼雁过高晴”描绘了黎明前的景象,城中的乌鸦正飞向远方的曙光,楼上的大雁则在晴朗的天空中高飞。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隐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客子木绵敝,居人水火争”则转向人间百态,木绵(即棉花)对于漂泊在外的旅人来说,可能已破旧不堪,象征着生活的艰辛;而对于居住在家的人们,则面临着水火等生活必需品的争夺,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不易。

最后,“时平盛禾黍,一饱答西成”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期的美好愿景,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这里的“西成”可能指的是丰收的景象,诗人以此表达对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生哲理的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417)

林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二泉秋月相忆并及无书次答(其一)

露重夜如沐,秋高意转深。

江湖千里月,吾汝两翁心。

影落岩前桂,情移海上琴。

附书元不薄,末疾故相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二泉秋月相忆并及无书次答(其二)

离合天为限,交游思许深。

秋声行木秒,月色到庭心。

老大消残局,亏成托素琴。

小山丛桂在,咫尺绝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有感

野水归云薄,林花应候新。

松枝留海日,衣袖落京尘。

社会闻村鼓,仙班拱帝宸。

一邱谋老地,耕凿太平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赠周谏议两山(其一)

少室留云在,方壶日到初。

地炉烧野笋,麦饭荐溪鱼。

澹老传封事,班生得例书。

卷舒吾道在,烟水话樵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