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桑

无衣可柰何,桑树百馀窠。

拙计不及此,瘠田谁种它。

绿荷供楚制,白苧入吴歌。

金谷虽佳丽,知谁所得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种桑》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事活动中的一个侧面,展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无衣可柰何”,以一种无奈的口吻开始,暗示了在没有合适的衣物可用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转向其他生存手段,引出下文对种桑这一劳动的描述。接着,“桑树百馀窠”描绘了一片繁茂的桑树林,为接下来的农事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拙计不及此,瘠田谁种它。”这两句表达了对当前耕作策略的反思,指出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作物的困难,同时也流露出对现有农业技术或策略的不满。这里不仅反映了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实际挑战,也暗含了对更有效农业实践的渴望。

“绿荷供楚制,白苧入吴歌。”这两句将目光从桑树转向了其他作物,绿荷和白苧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经济作物。绿荷可能是指荷叶,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白苧则是一种纤维植物,常用于纺织。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物品,展现了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和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最后,“金谷虽佳丽,知谁所得多。”以金谷(此处可能指富饶之地)为例,表达了对财富与收获的思考。这句话既是对前文提到的农业生产成果的一种肯定,也是对社会分配不均的隐晦批评,暗示了在富饶之地,真正能获得丰收的人并不多,暗含了对社会公正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农事活动的艰辛与价值,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摘茶

苦莫苦于荼,回甘荠不如。

瘠丛嗔重敛,睡眼喜丰储。

未雨试芳洁,残春空绪馀。

丁宁加惠养,竭泽恐无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赠御前梁宫干

梁楷惜墨如惜金,醉来亦复成漓淋。

天籁自响或自瘖,族史阁笔空沉吟。

前日去寻子赵子,道院水亭秋色里。

幻成赵子骑蹇驴,潇洒不减骑鲸鱼。

又写深衣跨牛客,云生谷口耕阡陌。

按图绝叫喜欲飞,棹笔授我使我题。

我方拄眼孤山西,岑楼残碧澹扫眉。

见成一段诗中画,宜雨宜晴四时挂。

输与滕王蛱蝶图,坐收少室山人贾。

形式: 古风

元日送客归西湖

采笔春消御柳边,棹歌忽听采菱船。

三贤见说迁居了,只寄梅花问水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扇暍图

忠厚文传武,吾宁未释疑。

能扇行路暍,不疗采薇饥。

酷在炎炎处,凉生习习时。

白团替黄钺,宜画不宜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