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庵为文辅乃翁作

花柳平生梦独频,开轩终是广东人。

误来佛氏言相近,看到濂溪?亦真。

无极乾坤心上肯,古今文字眼中尘。

可知动静俱堪定,明道先生意更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名为《静庵为文辅乃翁作》。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对自然、人性的深刻洞察。

首联“花柳平生梦独频,开轩终是广东人”以花柳象征人生短暂的美好与易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开轩终是广东人”一句,可能暗含着诗人对于自身身份或某种精神追求的自我认同,这里的“广东人”可能并非指地理位置上的广东,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或象征。

颔联“误来佛氏言相近,看到濂溪?亦真”则进一步探讨了哲学思想的融合与差异。这里提到的“佛氏言”和“濂溪”分别指向佛教和儒家学说,尤其是周敦颐(濂溪)的理学思想。诗人似乎在思考不同哲学体系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共鸣点或理解它们的独特之处。

颈联“无极乾坤心上肯,古今文字眼中尘”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时间和文字的深刻反思。通过“无极乾坤”这一概念,诗人探讨了宇宙的无限性和生命的渺小。而将“古今文字”视为“眼中尘”,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字表象的超越,强调了超越表面形式,深入理解事物本质的重要性。

尾联“可知动静俱堪定,明道先生意更新”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无论动与静,都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定力。这里的“明道先生”可能指的是宋代哲学家程颢或程颐,他们倡导的“明道”思想强调了道德修养与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传统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及个人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不断探索与创新。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哲学和道德的深刻思考,以及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汇点上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夏黄门参议湖南

兰芷随舟到楚都,黄门风采动江湖。

行藏易卦千年定,湘水离骚半字无。

忧国此民终一念,忠君万里只嘉谟。

要知此去今明诏,也到山中起病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寿祁侍御母

何处亲贤是子贤,老樵人拜广西船。

江山不了刘因句,贤孝初开邵子天。

有念寄衣慈母切,无缘献酒侍臣专。

可知忠孝无差别,一日埋纶一寿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景武主事奉使湖南

虚名肝胆更无疑,下马金台便与诗。

绝学高山那此念,应魁敷五是吾师。

眼中人物公何去,病里行藏我自知。

万里轻舟真莫问,空江残雪寄书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时旸都宪(其一)

两接东南使者音,不胜回首动孤吟。

朝廷大义臣何切,阳羡青山梦亦深。

云水江湖东道主,乾坤礼乐万年心。

莫言一曲无穷调,流水高山别有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