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琴风亭

丝桐能写风入松,争如种松挽天风。

苍髯玉骨已奇绝,清音激越还无穷。

宫商一日古意淡,坐使瘦筝惭未工。

快哉此景不可负,时邀佳客倾金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才邵所作,名为《题琴风亭》。诗中描绘了在琴风亭上弹琴赏风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琴声与自然风韵的和谐交融。

首句“丝桐能写风入松”,以“丝桐”代指琴,形象地描绘了琴声仿佛能将风融入松林之中,营造出一种音乐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意境。接下来,“争如种松挽天风”一句,将“种松”与“挽天风”并举,表达了通过种植松树来捕捉天风的尝试,但最终还是琴声更能传达风的韵味,突出了音乐的独特魅力。

“苍髯玉骨已奇绝,清音激越还无穷”两句,进一步赞美了琴声的美妙,将琴声比作苍老而坚韧的松树之枝干(苍髯)与纯净无瑕的玉石(玉骨),形容其声音既深沉又清澈,如同天籁之音,永无止境。接着,“宫商一日古意淡,坐使瘦筝惭未工”则通过比较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强调了琴声的独特之处,即使是最简单的瘦筝(一种小型古筝)也因琴声而自愧不如,显示出琴声的高雅与精湛。

最后,“快哉此景不可负,时邀佳客倾金钟”表达了对这一美景的珍惜之情,希望时常邀请好友一同前来,共享这美妙的时刻,通过饮酒庆祝,进一步渲染了欢乐与和谐的氛围。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琴风亭上的音乐与自然景象,更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与朋友共享快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38)

刘才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李仲孙佩轩

华堂压云排柱磶,堂背开轩看青璧。

镂螭石斗贮芳根,绿叶裁云净如拭。

秋风吹空夜正凉,曲琼挂帘放香入。

小鞋踏月傍幽丛,雾气笼寒髻鬟湿。

主人才具超常流,竟体芳香非外袭。

不应便尔学纫兰,芰制荷衣向泉石。

诏书屡下言路开,黼坐忧勤方仄席。

绿章闻早叩天关,坐使青云生咫尺。

垂绅鸣玉近瑶墀,旧隐烟霞从寂寂。

却须为续北山移,细说幽芳恨轻掷。

形式: 古风

题和仲兄碧鲜轩

竹轩居士全天真,胸中不著纤毫尘。

泠然孤照更洞彻,炯如月白垂秋旻。

纷纷俗物不到眼,但延修竹为佳宾。

一谈不交意且喻,真契岂复烦云云。

清风高节自相许,爽气晓接西山云。

一般奇绝静中觉,细香风过时时闻。

端能令人看不足,乘兴数来还更新。

欲扫寒梢挂高壁,不惜画材无此人。

嫦娥却解窥窗户,时与此君传喜神。

形式: 古风

方景南出示馆中诸公唱和分茶诗次韵

欲知奇品冠坤珍,须观乳面齧瓯唇。

汤深不散方验真,侧瓶飞瀑垂岩绅。

色香味触未离尘,清意元自超空轮。

灵台赓唱格力匀,皎如冰蕊夹霜筠。

高词险韵愁鬼神,雄辨逸藻回冬春。

天教飞步出凡伦,窥闯天巧终不真。

闽山苍翠倚高旻,地灵气淑储芳津。

从来沾溉浩无垠,修贡先期还更新。

诸公才具足致身,况复感会方逢辰。

迩英讲读优儒臣,玉瓯珍赐从中宸。

自怜衰鬓真陈人,欲觅渔舟向水滨。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题李平国义方堂

渥洼异产超驶騠,逸态崷崒精权奇。

轶埃蹶块傥未免,欲驾銮辂终难为。

乃知人家良子弟,亦或豪逸难羁縻。

调柔折服就绳矩,他日致远夫何疑。

李侯洒落富清制,顷刻满纸填珠玑。

建堂教子意不浅,欲使行能无少亏。

会须骨格早成就,不与凡足争先驰。

正如名驹已服习,使堪宝校金黄羁。

周旋进退悉中节,追风逐电随所施。

朝燕暮越寻常事,还看弄影舞瑶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