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其三)

磅礡奠八极,含弘故休休。

六合为襟期,万象共一丘。

白璧泽以厚,千金易为酬。

酒薄蚋蜢集,邯郸复招尤。

咄嗟人已间,自厚实乃修。

此义类能道,人非张与周。

同胞介胡越,骨肉兴戈矛。

趋舍毫末差,遂分薰与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有感(其三)》由明代诗人钟芳所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洞察和感慨。

首句“磅礡奠八极,含弘故休休”,以“磅礡”形容天地之广大,“八极”指天地的边际,表达出宇宙的浩瀚无垠。接着“含弘故休休”则描绘了天地包容万物、和谐宁静的状态,寓意深远。

“六合为襟期,万象共一丘”,六合即天地四方,万象指世间万物,诗人将万物与天地相融合,强调了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和和谐性。

“白璧泽以厚,千金易为酬”,通过比喻,说明了价值的相对性,即使珍贵如白璧,也有可能因特定情境而显得不值一提;而看似微不足道的千金,在某些情况下却可以轻易交换。

“酒薄蚋蜢集,邯郸复招尤”,这里运用了典故,借以表达世态炎凉、人心难测。薄酒引来小虫聚集,比喻社会风气败坏;邯郸学步的故事则暗示了盲目模仿他人的后果。

“咄嗟人已间,自厚实乃修”,“咄嗟”表示感叹,意为时间飞逝,转瞬即逝;“人已间”则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强调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此义类能道,人非张与周”,“张与周”分别指汉代的张良和周勃,两位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谋士和将领。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智慧和才能的赞美,同时也指出,理解并实践这些道理并非易事。

“同胞介胡越,骨肉兴戈矛”,“胡越”是中国古代对边疆民族的泛称,这里用来比喻同胞之间的隔阂和对立,即使是亲兄弟也可能因为误解或利益冲突而反目成仇。

“趋舍毫末差,遂分薰与莸”,“趋舍”指的是选择与放弃,毫末之差可能决定事物的性质,薰和莸分别是香草和臭草,象征着善恶、美丑的区分。这句话强调了细微之处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选择对于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社会、人性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和谐、智慧、自我修养的追求。

收录诗词(622)

钟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改籍琼山。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 字:仲实
  • 籍贯:明广东崖州
  • 生卒年:?—1544

相关古诗词

有感(其四)

巨阙号利器,决痈不如锥。

骅骝天下骏,捕鼠不如狸。

梅为南昌尉,庙器委涂泥。

琬非百里材,骥足遭系维。

峨峨白玉堂,矫矫青冥姿。

飏光照下土,乘时戾天飞。

荣耀世所贵,赋分焉能齐。

野老寂无语,不羡亦不訾。

鼓铸共钧轴,讴歌乐清时。

悠悠穹壤间,尔我奚分为。

形式: 古风

立春日书事

阳回玄籥葭灰浮,春幡迎春椎土牛。

韭黄苣紫罗春羞,柑酒满泛玻璃瓯。

青帝隔岁始一反,啼破莺声娇睍睆。

柳窥春色办新妆,拟待繁华斗妖艳。

东风年年润枯稿,一见东风一回老。

不如对酒仍高歌,坐看凉月生庭柯。

形式: 古风

题耕读卷

结茅构屋依岩壑,出入烟霞友麋鹿。

晓戴残星斫陇云,林外几声啼布谷。

布谷黄鹂错杂啼,傍溪草浅黄犊肥。

斗笠蒙头日烘背,飞埃和汗沾须眉。

老妻饷黍亲提挈,松阴煮茗烧黄叶。

浊醪自酌殽不充,旋采山蔬助长啜。

归来灯火掩黄昏,牙签万轴明如雪。

手提铅椠事点勘,驰骋古今非涉猎。

六经浑浑森圣谟,百氏呶呶杂燕说。

夷教原从刘汉兴,王猷已自嬴秦灭。

院静庭空夜影单,更漏不闻星斗寒。

推檠掩卷叹兴废,目中双泪摧汍澜。

形式: 古风

太平泾县大水

岁直戊辰天下荒,宣城编户多流亡。

去年圩破水千尺,尽扫百谷生蒿稂。

今年道泾历西原,正值洚水为民殃。

源从石埭涉太平,校之宣城适相当。

蛟螭翻腾鬼魅泣,沿溪四望皆沙场。

室庐为桴陇为沼,泥浮树杪如涂黄。

荡析不辨土木偶,移易转徙归何方。

我闻天地初,水火先胚胎。

火生于无水生有,寒暑昼夜更相推。

火极旱乃炽,焚灼无噍遗。

水盛肆冲溃,弥漫不可支。

二行于物关大命,或若偏胜翻为菑。

况兹盛夏火司令,退怯失势诚堪哀。

信知颛顼非能廉,逾等陵节恣雄猜。

腾阴千里蔽白日,吞吐瘴疠生烟霾。

浸霪连月涨四壑,有似九河未决洪涛恶。

横逞凶顽犯阛阓,并包荒秽归囊橐。

羲和不忍炎光微,独驱火龙当天飞。

融融一点破阴慝,窜伏散落愁诛夷。

顾此柔弱资,积党难推排。

尧时十日晒不焦,反以丁女为之妃。

凭籍阳威蒸四渎,倏忽又乘山雨来。

或云水位坎,其神合龟蛇。

鳞甲光差差,交纠成一家。

鹑鸟短尾飞跋剌,远避不敢角齿牙。

始信柔制刚,黄老非浮誇。

载稽方脉流,立论固殊差。

三才本同体,二气混无涯。

水德浮乾坤,升降随月华。

阳一阴乃二,易象无舛讹。

胡为人生具百脉,一水不胜二火耶。

北人苦燥南苦湿,虚实实虚在损益。

制量妙用存其人,一中自古难偏执。

谁负炎黄术,降为天地医。

浣肠洗髓千万遍,无俾相蚀恒相资。

日丹炳炳司民命,幸有吾皇万年主此阴阳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