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君章誉两儿见寄

窥镜见二毛,自怜忧患馀。

岂惟壮心尽,方与功名疏。

终岁不捉笔,历时长束书。

顾常念绝学,正复伤离居。

忽忽莫自聊,悠悠空岁除。

过壮而无闻,我其众人欤。

故人来江南,丹毂映隼旟。

尚持平生意,期我相得初。

殷勤作新诗,烂漫联琼琚。

溢美及儿曹,伻来问起予。

虽知非其实,但愧情相于。

矧乃笔力雄,骎骎逼曹徐。

一读必三叹,何由望储胥。

故人昔流落,襟抱久不摅。

乃者始再迁,通直承明庐。

苍龙脱韝绁,快马从轻车。

神至气自豪,心广体亦舒。

渊源未易测,变化天池鱼。

宁独扬子云,其工似相如。

苟能哀憔悴,有似慰空虚。

月寄三四幅,穷愁直见祛。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答君章誉两儿见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窥镜见二毛,自怜忧患馀”,诗人通过照镜子看到自己鬓角已生白发,感叹岁月流逝,忧患之余,年华已逝。接着,“岂惟壮心尽,方与功名疏”两句,诗人反思自己的壮志是否已经消磨殆尽,与功名渐行渐远。这种自我反省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终岁不捉笔,历时长束书”描述了诗人长时间远离笔墨,不再读书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知识的渴望。“顾常念绝学,正复伤离居”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忽忽莫自聊,悠悠空岁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过壮而无闻,我其众人欤”则是对自身成就的反思,感叹自己虽已步入壮年,却未能有所建树,可能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接下来,诗人转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故人来江南,丹毂映隼旟。”友人从江南而来,乘坐华丽的车辆,这不仅展现了友人的尊贵身份,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尚持平生意,期我相得初。”诗人希望与友人重逢时能像初次见面时那样,保持真诚和热情。随后,诗人收到了友人赠送的新诗,这些诗篇如同珍贵的礼物,让诗人感到温暖和欣慰。

“溢美及儿曹,伻来问起予。”友人不仅赞美了诗人的作品,还询问了诗人的近况,这份关心让诗人倍感亲切。尽管知道这些赞美并非完全真实,但诗人为朋友的情深意切而感动。

最后,“矧乃笔力雄,骎骎逼曹徐。”诗人对友人的诗才表示赞赏,认为其笔力雄健,甚至接近了古代著名诗人曹植的水平。诗人对友人的才华给予高度评价,并表达了对其作品的喜爱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答徐无逸秀才寄示新文

金华神仙境,山川天下无。

之子复清发,自与常人殊。

问学当世贤,不违智如愚。

归来守桑梓,寂寞安故庐。

此风足蛎俗,有以光吾儒。

如何卧空谷,自乐诗与书。

我辱廷中臣,一麾寄江湖。

荐贤力不足,相望空长吁。

形式: 古风

对酒忆诸子

此酒自足饮,胡为坐无欢。

念我意中人,四顾用长叹。

平生交游少,而复聚会难。

万古胶漆姿,各在天一端。

用兵轻文儒,诸子俱小官。

物生系所逢,穷达何足言。

但恨适有酒,共醉乃无缘。

形式: 古风

出塞曲三首(其一)

桓桓良家子,趫趫羽林儿。

恩雠久未报,感激气拂霓。

无用丈二组,不须一丸泥。

独身斩胡颈,手揽封侯圭。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出塞曲三首(其二)

丈夫不惧死,所惧潜阘茸。

出身义许国,桀石贾馀勇。

岂无亲戚怜,决去甘登陇。

人生在奋发,将相宁有种。

形式: 古风 押[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