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社题咏徐虹亭双椿老屋

才人裙屐。只一榻草庐,都成名迹。

息影树阴,念往尚书殷勤植。桐花已占风流席。

又写入、枫江蓑笠。竹垞高唱,迦陵续咏,墨华犹渍。

当日。大科盛事,笑渔父、也入玉堂簪笔。

雅意钓游,久厌承明迟归楫。西园东壁人谁识。

莫更问、城南城北。只余第四桥边,一溪弄碧。

形式:

鉴赏

这首《绛都春·社题咏徐虹亭双椿老屋》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奭良所作,以徐虹亭的双椿老屋为题,通过对老屋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主人的才情与隐逸之志。"才人裙屐"四字,暗指主人的文采风流,即使在简陋的草庐中,也能因学问和名声而被人铭记。"息影树阴",表达了主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昔日尚书职位的怀念,暗示其曾有显赫官职。

"桐花已占风流席",借桐花寓意主人的高洁品格,"枫江蓑笠"则描绘了他归隐后的渔舟生活,与"竹垞高唱,迦陵续咏"相呼应,展现出诗人对主人诗歌才华的赞美。"大科盛事"提及科举盛况,渔父也入其中,暗示主人曾参与过朝廷的学术活动。

"雅意钓游"表达主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承明迟归楫"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归隐生活的选择。"西园东壁人谁识",感叹知音难觅,"城南城北"则暗示了世态炎凉。最后,诗人以"第四桥边,一溪弄碧"收尾,描绘出一幅静谧而清幽的隐居画面,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赞扬了主人的才情、品格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隐逸文化的欣赏和对仕途浮沉的感慨。

收录诗词(135)

奭良(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惜余春慢.赋慈仁古松

莲社台空,琳宫尘黯,犹说虬枝夭矫。

浓阴匝地,黛色参天,多少俊流临眺。

难得高贤结邻,心比双清,迹同三笑。

想霜严雪洁,秦封不到,竦然云表。

曾几日、灰劫相寻,化为龙去,尚有苍髯缭绕。

交光易散,胜境重开,一抹影堂斜照。

欲问因缘有无,输与枣花,游骢夹道。

待青筠直送,涛声无奈,著书人老。

形式:

百字令.裘文达诗卷

西江才子,是早游京国,翩翩风度。

荐入鸿科初报罢,直向瀛洲联步。

龙堆秉节,闽峤乘轺,文学矜奇遇。

量沙聚米,登高何止能赋。

行役几首新诗,旧京风景,到眼皆成句。

大雅舂容诗律细,高出随园数武。

劫火频经,零缣犹在,付与袁临汝。

中天文物,穆然开卷重睹。

形式:

法曲献仙音.仲恕倩其夫人吴重画金带围故事以寿阶青,余艳而赋之

淡借眉黄,轻分靥紫,雅胜沉香亭畔。

一缕中萦,五纹旁簇,平山那时曾见。

想写韵人多暇,凝妆搦湘管。对芳畹。

朵云开、绚红层叠,心蕊细、香入色丝合绾。

盛迹久销沉,却英英、飞上罗扇。

谩说丰台,便瑶台、无此仙瓣。

待天花法雨,指点玲珑长伴。

形式:

酹江月.悼刘农伯

朔风如吼,偏传来鹏信,凄然神索。

犹记流丸筵上见,宛尔雕龙标格。

便命巾车,来游蓬户,旧学时商榷。

高文冰雪,丽词圆似珠络。

余事雅意兰台,邀为中妇,齐和刀圭药。

社事城南中道怯,花事湖西虚约。

念往难追,书空莫及,悔不偕行乐。

人生朝露,竹林一锸堪托。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