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道中三首(其二)

行行转深迥,所得益幽奇。

万壑与千岩,今来始见之。

纷纷红复碧,相引呈异姿。

心目所应接,人各领其私。

烟缕出丛薄,山家住茅茨。

人贳杳然隔,何殊太古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慧的《山阴道中三首(其二)》描绘了山间深远而幽静的景象,诗人行走其中,感受到自然景色的深邃与奇特。"行行转深迥,所得益幽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随着深入,发现的景致越来越令人惊奇。接下来的"万壑与千岩,今来始见之",进一步强调了山势的壮观和新奇感。

"纷纷红复碧,相引呈异姿",诗人注意到山间的花草树木色彩斑斓,相互映衬,展现出各种独特的姿态。"心目所应接,人各领其私",每个人看到的风景都会因为个人的感受和视角而有所不同。

"烟缕出丛薄,山家住茅茨",描绘了山间人家隐藏在薄雾缭绕的茅草屋中,增添了宁静与质朴的气息。最后两句"人贳杳然隔,何殊太古时",诗人感叹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流露出对原始和谐的向往和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阴道中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10)

王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寐闻鵩有感

微风动帘帏,明月穿窗纸。

凄其夜三更,万象寂于水。

墙头有栖鵩,长啸惨人耳。

闻之心凛冽,百虑纷然起。

痛死肠暗摧,念雠发怒指。

因忆泉下人,卧病当秋始。

血枯夜不眠,神虚听无主。

忽闻此鸟鸣,失惊向余语。

恐是不祥音,悲哀念儿女。

执手魂已消,相看泪如雨。

回视壁间镫,青荧如豆许。

哀哉念此境,又易两寒暑。

其间翻覆多,变幻难枚举。

鬼蜮肆欺凌,孤茕濒九死。

伶仃诸雏弱,何以御狐鼠。

愁攻与恨积,胸膈渐成痞。

恐复蹈覆车,谁可托遗累。

勉力事刀圭,蔘苓贵无比。

糗粝尚艰辛,何力能致此。

微生任浮沈,得失凭天矣。

形式: 古风

冷泉亭

泉声檐槛外,林壑杳然深。

人世热何处,我来清到心。

松林藏日色,潭底卧峰阴。

一自乐天记,山光寒至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夜梦同先慈赋诗得天上桃花之句觉后因足之

太华峰头见上真,霞衣绰约是前身。

海中若木何尝夜,天上桃花不计春。

瞬息去来原是幻,片时欢笑亦相亲。

钟声已碎昆明劫,好向毗伽问后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邻女幼归儒家因婿无籍沦于塞下闻而有感

曾向邻居共疑纱,裁云咏絮斗芳华。

香沾绣帙同分线,春暖妆台互送花。

漫说罗敷原有婿,可怜蔡琰竟无家。

于今辫发垂双耳,紫塞斜阳泣暮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