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家工部仞千(其三)

丝竹逢君写素心,高山流水有知音。

枝因许借仍栖枳,花到亲探便入林。

文字有灵能赤绿,诗书无劫可浮沉。

春风若释虞翻恨,始信名山酝酿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诗《寄怀家工部仞千(其三)》由清代诗人徐仲山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文学的深刻感悟。

首联“丝竹逢君写素心,高山流水有知音”以“丝竹”比喻音乐,与友人相遇,以音乐抒发真挚的情感,引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颔联“枝因许借仍栖枳,花到亲探便入林”运用拟人手法,将“枝”与“花”赋予生命,描绘了它们在友情的庇护下自由生长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的赞美。

颈联“文字有灵能赤绿,诗书无劫可浮沉”则转向对文学的探讨,认为文字具有生命力,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色彩,而诗书则能在时间的长河中保持不朽,体现了诗人对文学价值的深刻认识。

尾联“春风若释虞翻恨,始信名山酝酿深”以春风为喻,希望友人的怨恨能随春风消散,最终相信名山大川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的智慧,表达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文化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文学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收录诗词(5)

徐仲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怀家工部仞千(其四)

弱冠曾歆李杜名,怜渠秀骨本天成。

阳春白雪凭谁和,凤管鸾笙赖尔赓。

司马才高凌汉代,雕龙手妙接西京。

休将彩笔题桥柱,留作升平雅颂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钟声摇暮天

不辨钟何处,声声欲暮天。

舂容萧寺里,摇曳夕阳边。

残响盘空际,馀音绕树巅。

樵风穿古径,渔火动江船。

催上城头月,撞开橹背烟。

黄昏无限意,千里客心悬。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鸡冠花(其一)

斜斜整整遍幽蹊,一色名花肖木鸡。

移向竹篱钻土早,种来茅店傍墙低。

风摇四面秋还舞,露饱三更晓不啼。

红紫缤纷争斗艳,日之夕矣小楼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鸡冠花(其二)

斗草曾看疑雀弁,莳花有谱种鸡冠。

叶零夜雨潇潇湿,顶向秋阳片片丹。

碎锦丛中如聚鹬,群芳队里讶栖鸾。

谈元窗外虽无语,绛帻依然报晓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