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寄怀家工部仞千(其三)》由清代诗人徐仲山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文学的深刻感悟。
首联“丝竹逢君写素心,高山流水有知音”以“丝竹”比喻音乐,与友人相遇,以音乐抒发真挚的情感,引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颔联“枝因许借仍栖枳,花到亲探便入林”运用拟人手法,将“枝”与“花”赋予生命,描绘了它们在友情的庇护下自由生长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的赞美。
颈联“文字有灵能赤绿,诗书无劫可浮沉”则转向对文学的探讨,认为文字具有生命力,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色彩,而诗书则能在时间的长河中保持不朽,体现了诗人对文学价值的深刻认识。
尾联“春风若释虞翻恨,始信名山酝酿深”以春风为喻,希望友人的怨恨能随春风消散,最终相信名山大川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的智慧,表达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文化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文学的深刻理解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