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送春》由明代诗人释宗泐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日将逝的景象与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首联“忽忽雨中去,独吟相送时”,开篇即以“忽忽”二字点出时光流逝之快,雨中离别的场景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诗人独自吟唱,为春的离去送行,情感深沉而内敛。
颔联“忘情从别易,惜老愿归迟”,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淡然与对老年的眷恋。这里的“忘情”并非彻底无情,而是指在别离时能够放下情感,但内心深处却对老年的回归充满渴望,这种矛盾的心情,既展现了人生的无奈,也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不舍。
颈联“花在如怜客,鹃啼欲恨谁”,运用拟人手法,将花和杜鹃鸟赋予情感,花似乎在为离别的人感到悲伤,杜鹃鸟的啼鸣仿佛在诉说着对春天离去的怨恨。这一联通过自然界的景物来抒发诗人的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情感表达更为丰富。
尾联“明年看到处,知尔更无私”,诗人展望未来,期待着明年再次相遇的时刻,那时的春光是否依然无私地给予万物生机。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暗含了对春日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与春日重逢的期待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离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