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山憔悴锁寒云。站路上,最伤神。破帽鬓沾尘。
更谁是、阳关故人。
颓波世道,浮云交态,一日一番新。无地觅松筠。
看青草、红芳斗春。
这首元代刘秉忠的《太常引》描绘了一幅凄清而深沉的画面。"青山憔悴锁寒云",以青山的苍老和寒云的笼罩,渲染出一种沉寂而压抑的氛围。"站路上,最伤神",诗人站在路旁,内心充满哀伤,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破帽鬓沾尘",细节刻画了诗人的落魄形象,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人事的沧桑。"更谁是、阳关故人",阳关是古代送别的象征,诗人怀念过去的友情,却不知何处寻觅旧日知己。
"颓波世道,浮云交态,一日一番新",世道如颓波般动荡,人际关系如浮云般变幻莫测,每天都有新的面貌,揭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情的冷暖无常。
"无地觅松筠",诗人感叹找不到像松竹那样坚贞不屈的伴侣,只能眼见"青草、红芳斗春",春天的生机与自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其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遭遇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和感慨,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不详
初名刘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至人视有一如无。见义处,便相扶。三顾出茅庐。
莫不是、先生有图。
拯危当世,觉民斯道,佩玉已心枯。遗恨失吞吴。
真个是、男儿丈夫。
当时六国怯强秦。使群策,日纷纷。谈笑却三军。
算自古、谁如此君。
一心忠义,满怀冰雪,功就便抽身。富贵若浮云。
本是个、江湖散人。
杯休侧。为君送别城南陌。城南陌。
茸茸芳草,万家春色。阳关一曲愁肠结。
吟鞭斜袅黄昏月。黄昏月。长安古道,洛阳游客。
调羹手。残枝莫折离亭柳。离亭柳。
年年春尽,为谁消瘦。海棠过雨愁红皱。
行人驻马空搔首。空搔首。秦楼花月,凤城歌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