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金钟夜击九重城”开篇,运用了象征手法,金钟象征着佛法的庄严与威严,夜晚则暗示着内心的静谧与深邃,九重城则寓意着佛教中的九界或九幽,整体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接着,“六载归来改瘦形”,描述了修行者历经六年苦修,身心皆有所改变,这里的“瘦形”不仅指身体的消瘦,更深层地表达了心灵的净化与精神的升华。
后两句“待得众生心眼活,雪山依旧碧崚层”则转向了对众生的关怀与祝福。诗人希望在经过长时间的修行与觉悟之后,能够帮助众生开启智慧之眼,使他们的心灵得以觉醒,不再沉沦于无知与迷惑之中。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美好祝愿,即使经历了无数的变迁,雪山依然保持着其原有的碧绿与峻峭,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变。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修行者从自我提升到普度众生的过程,以及对自然界的赞美与敬畏,体现了宋代禅宗诗中常见的哲理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