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芙蓉散朱华,吐艳为谁芳,不采当柰何。
折杨柳,不畏秋浦空,愿得在欢手。
这首诗以“折杨柳”为主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追求。首句“芙蓉散朱华,吐艳为谁芳”,以芙蓉花的美丽开放,却无人欣赏来比喻美好事物或情感的孤独与寂寞。接着,“不采当奈何”,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无奈和遗憾。
“折杨柳,不畏秋浦空”,诗人选择折取杨柳枝条,不惧怕秋天的萧瑟,象征着即使面对困难和孤独,也愿意坚持追求心中的美好。最后,“愿得在欢手”,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份美好能够握在手中,与之相伴的愿望,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挚情感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以及面对孤独与挑战时的坚韧与乐观态度。
不详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问君何时归,明月凝前除,微霜下沾衣。
折杨柳,捣衣寄远人,夜凉不觉久。
北风正烈烈,雨雪逐风飞,山深步道绝。
折杨柳,但保岁寒心,不道欢相负。
皎皎天中月,照我虚堂壁。
抚枕心不夷,起视今何夕。
摄提指孟陬,年岁忽复易。
跳丸日夜驰,迫迫将焉适。
烈士怀贞心,夸毗营寸尺。
因时览群动,感叹无终极。
皑皑原上霜,萋萋道傍草。
金石有销铄,人生安可保。
大化为炉锤,万物何缴绕。
达士耻近图,所思在远道。
荣瘁非有期,修名苦不早。
焉能自结束,坐向风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