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渔父词(其六)

残霞晚照四山明,云起云收阴又晴。

风脚动,浪头生,定是虚篷夜雨声。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山水间的宁静与动态交织的画面。首句“残霞晚照四山明”以夕阳余晖映照群山,展现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色彩,营造出黄昏时分特有的宁静氛围。接着,“云起云收阴又晴”则描绘了云层的动态变化,从阴云密布到云开见日,暗示天气的转变,同时也象征着自然界中阴晴不定的微妙平衡。

“风脚动,浪头生”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微风轻轻吹拂,水面泛起层层波纹,生动地刻画了水面上的细微变化。最后,“定是虚篷夜雨声”则通过想象中的夜晚雨声,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神秘与诗意,仿佛在告诉读者,即使是在静谧的夜晚,自然界的韵律依然在无声地演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昏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以及其中蕴含的深邃情感与哲思。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卷,更是一首心灵的颂歌,引导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到片刻的宁静与美好。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渔父词(其七)

极浦遥看两岸花,碧波微影弄晴霞。

孤艇小,信横斜,那个汀洲不是家。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和渔父词(其八)

洞庭湖上晓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

兰棹快,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和渔父词(其九)

舴艋为舟力几多,江头雷雨半相和。

珍重意,下长波,半夜潮生不奈何。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和渔父词(其十)

垂杨湾外远山微,万里晴波浸落晖。

击楫去,本无机,惊起鸳鸯扑尘飞。

形式: 词牌: 渔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