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望曲

花梢凝霜散寒蝶,檐角垂丝挂零叶。

南溪别处渚连空,瘦绿愁山照波湿。

细烟青锁雅尾长,淡日半入幽蟾黄。

虚房未暝吹镫坐,露眼风踪吊曲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色,充满了静谧与凄美之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秋日的景象一一展现。

首句“花梢凝霜散寒蝶”,描绘了霜降后花朵上的霜珠,寒蝶在花间轻轻飞舞的情景,既展现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接着,“檐角垂丝挂零叶”一句,通过檐角悬挂的枯叶,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氛围。

“南溪别处渚连空,瘦绿愁山照波湿”两句,将视线转向溪边,描绘了一幅空旷而略显寂寥的画面:南溪旁的水面上,连绵的山影倒映其中,显得格外瘦削和忧郁。这里运用了“瘦绿愁山”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山的形态,更赋予了其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

“细烟青锁雅尾长,淡日半入幽蟾黄”两句,继续深化画面的意境。细烟缭绕,仿佛给整个世界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淡黄色的日光斜照,使得画面增添了几分柔和与温暖。这里的“幽蟾黄”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颜色,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最后,“虚房未暝吹镫坐,露眼风踪吊曲廊”两句,将视角转向了室内。在昏暗的灯光下,诗人独自坐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窗外的露珠在微风中摇曳,远处的曲廊上似乎传来了一声声哀婉的叹息。这一场景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沉思,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时间的流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清代诗歌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78)

王采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坐曲

曲琼押幔香丝起,酒波微皴夜及子。

花蟫心朽不得仙,粉蜕空僵碎黄里。

风棂胧胧通月泽,屏外鸟啼瘦林直。

已罢怀人更忆亲,冰红泪落兰膏碧。

形式: 古风

木兰词

生男勿喜欢,生女勿悲酸。

女生当县弧,女足亦莫双行缠。

不见木兰女,代爹征可汗。

出门望行尘,日色青漫漫。

顾笑诸少年,泣行何汍澜。

流尘凝双眉,飞露缀两肩。

闺中何能贵,不及铁衣锦鞯黄金鞍。

闺中何能豪,不及衔霜度雪听风湍。

蛇矛丈八气决前,精感白日昏沙烟。

生还见天子,天子动色言。

要金佩玉作纤步,绰约顾影惊千官。

上堂拜父母,父母疑重看。

开帘觅我故时镜,手脱长剑分双鬟。

君不见东家女儿好颜色,朝贫穿针莫贫织。

西家女儿衣盈箱,自矜嫁得金龟郎。

男儿封侯妾何有,要取黄金自悬肘。

形式: 古风

春暝曲

青杨分鬟下抛地,暝色春空绿膏腻。

怨土成云葬玉京,虚帘燕落相思泪。

檐铃细语春眠回,扑树晚蜂娇不归。

园扉斜开石泉冷,笛韵吹愁出苔井。

黄月如星惨一钩,杏花楼暗藏人影。

形式: 古风

离居曲

露华网户参差光,碧筠粉薄如栖霜。

凉堂下帘帘窣地,素手无分玉如意。

燔膏作镫檐不红,夕抚绿绮空窗中。

一声凉破楚天碧,去雁叫影思离鸿。

南山点苔愁向晓,独客朣朣涉长道。

楼前月浪卷衣来,梦里江声隔帷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