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中有红山茶一株自腊月开至二月半为蕊尚无数也盖十霜十雪矣

山茶一株红胜烛,旋落旋开相陆续。

朱霞散射晓霏晴,熠熠林光映幽谷。

雪中见此朱砂杯,道人无情还悦目。

端正浓妆不逞妖,处女頩然在幽独。

有时脱蒂响苍苔,不作他花飞片逐。

剑南樵叟设色时,就掌调丹贵匀熟。

花容肉色两相宜,肌理细腻端不俗。

画犹如此况天生,谓花无韵评未足。

白茶虽白太清癯,何惜深红著深绿。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茶一株红胜烛,旋落旋开相陆续。
晨曦中的红花如霞散开,明亮的光芒照亮幽深山谷。
雪中看见这朱砂般的茶花,即使道人无情感,也令人赏心悦目。
它端庄艳丽却不妖娆,像少女般静雅独立。
偶尔花朵脱离枝头落在青苔上,不随他花飘零。
剑南地区的老樵夫作画时,精心调色使其均匀且鲜活。
花的色彩与肉质都恰到好处,肌理细腻,别具一格。
画中的美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天工造物,说花无韵还不够充分。
白茶虽然洁白,但过于清瘦,何不以深红衬托绿色,增添几分韵味。

注释

红胜烛:比烛火更红艳。
旋落旋开:连续不断地开放和凋落。
晓霏晴:清晨的薄雾和晴朗天空。
熠熠:闪烁的样子。
頩然:形容女子容貌美好。
脱蒂:花朵从茎部脱落。
设色:绘画时着色。
肌理:皮肤或物体表面的纹理。
深红著深绿:深红色与深绿色相配。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株红山茶的独特魅力。诗人以生动的笔触赞美了山茶的鲜艳色泽,将其比作红烛,形容其开放时热烈而连续,仿佛晨曦中的朱霞洒落,照亮了幽深的山谷。即使在雪中,这如朱砂般的花朵依然引人注目,其朴素而不失端庄,如同贞洁的少女独自绽放。

诗人进一步强调山茶的与众不同,它不像其他花儿那样随风飘落,而是静静地落在青苔上,发出轻微的声音,增添了禅意。画家若能捕捉到这种美,必会精心调色,使画面生动而匀称。山茶的花形与色泽相得益彰,肌理细腻,显得高雅不俗。

诗人认为,山茶的自然之美超越了画作,即使是白茶的清瘦,也比不上红山茶的热烈与深沉。整首诗通过对红山茶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它的深深喜爱和赞赏,认为它不仅有韵致,更是大自然的瑰宝。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下洗盏酌台红感旧

天台红酒须银杯,清光妙色相发挥。

瓷髹玉石岂不雅,君第酌之应自知。

我有银杯何所宜,恕斋惠我前朝得。

今朝把酒竟茫然,梅花万里人南北。

形式: 古风

梅花石吟

梅花树下梅花石,花作玉痕石铁色。

黄筌粉本花光枝,风吹数片尤奇特。

何年处士横斜句,影落寒溪印苔碛。

又疑飞自罗浮来,花仙谪堕投苍璧。

或是天星下陨时,打著梅梢灭不得。

若非曾支织女机,机上花纹相照射。

定是荆和泣玉时,泪入璞间馀点滴。

不然越女昔浣纱,指痕印粉难揩拭。

荒唐诡幻不可穷,我自稽经探根极。

傅岩人去实和羹,花落空岩馀此迹。

花开花落几春风,弃捐墙角真堪惜。

携向檐前洗濯看,相对无言三太息。

形式: 古风

梨花

新叶轻柔宜与藉,芳心疏散不须茸。

象床骨冷惊春梦,雾阁神清怯晓风。

雨里多情危有泪,月中澄莹望如空。

清明寒食人何处,金谷昭阳事不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续十虫吟(其十)

虫有摇橹郎,楚楚绿衣裳。

怒目祇自躁,奋臂倚枝长。

附桑寄螵蛸,亦入秘术方。

折之插屋壁,经时子穰穰。

竹篱疏复密,牵牛花低昂。

迎风新意气,顾盼何昂藏。

如逢大车辙,毅然亦敢当。

不如捕鸣蝉,脆美不尔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