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浮屠道本二首(其二)

一去禅关忽五春,异乡惊见眼终清。

问师参学今何解,云在青天水在瓶。

形式: 古风

翻译

离开禅修之地已五个春天,
身处异乡猛然间眼前一片清明。

注释

一去:离开。
禅关:禅修的地方。
忽:忽然。
五春:五个春季。
异乡:陌生的地方。
惊见:突然看见。
眼:眼睛。
终清:变得清晰。
问师:询问老师。
参学:修行学习。
今何解:现在情况如何。
云在青天:云在蓝天之上。
水在瓶:水在瓶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所作,名为《赠浮屠道本二首(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时间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于禅学修行的追求和理解。

“一去禅关忽五春”这句表明时间已经过去了五个春天,而“异乡惊见眼终清”则显示诗人在异乡漂泊中突然间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心灵得到了净化。这里的“眼终清”既可以理解为肉体上的视力恢复,也可以比喻精神上的觉醒。

“问师参学今何解”这句询问的是对于禅学修行的方法和意义,诗人在寻求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紧接着的“云在青天水在瓶”则是对这种理解的一种比喻表达。云在青天,水在瓶,形象地说明了禅宗中的“心如工布,境随目转”的境界,即内心宁静而深远,就像蓝天上的白云和瓶中之水一样清澈。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精神世界的描绘,以及对禅学修行方法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真谛的追求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赠浮屠道本二首(其一)

暑雨初晴江上村,藕花无数午风温。

梁山正帖淮南岸,到得精蓝日未昏。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赠道上人

道人知我过山来,旋扫蓬门对水开。

惟有温菘荐樽俎,一畦疏绿隐蒿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赠蔡道人

宝盖山前蔡道人,十年学佛颇安贫。

似闻亲见天衣老,为改今名作惠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上巳日阻雨和王冲之韵

韨除聊复对江亭,樽酒相从一笑倾。

那得此时仍此乐,况逢难弟与难兄。

潺潺暮雨檐间溜,滑滑春泥柳外声。

好在海棠红閤泪,向人悽怆益多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