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云裳大令奉调赴省

司业归河中,昌黎叙斯传。

泉明去柴桑,亦仰二疏贤。

安静实循良,廉退景古先。

所以振奇人,饮马亦投钱。

处贵在能贫,无求泽乃延。

王侯昔下车,军符如火煎。

赈灾劳借箸,惩贪戒告缗。

以此宽大政,疲氓稍息肩。

一朝解尘缨,厌作出山泉。

岂徒宦情淡,耻与俗吏缘。

诗卷如牛腰,讼庭有鱼悬。

天末来清风,请续归兮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崇牧所作的《送王云裳大令奉调赴省》。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王云裳即将离开官场,回归平静生活的感慨与祝福。

首句“司业归河中,昌黎叙斯传”,以典故开篇,暗示友人如同韩愈(昌黎)般,归隐或转任,引出下文对友人品格与行为的赞美。接着“泉明去柴桑,亦仰二疏贤”引用陶渊明(泉明)和汉代名臣疏广、疏受(二疏)的故事,赞扬友人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高尚品德。

“安静实循良,廉退景古先”进一步强调友人的品行,即他行事低调而正直,廉洁自守,先于古人树立了榜样。“所以振奇人,饮马亦投钱”则表达了友人在官场上的独特之处,即使在处理事务时也能保持公正无私,甚至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上也体现出其高洁品质。

“处贵在能贫,无求泽乃延”揭示了友人对待富贵的态度,认为真正的富贵在于内心的满足与道德的修养,而非物质的富有。“王侯昔下车,军符如火煎”通过历史典故,描绘了友人前任官职的艰辛与挑战,但即便如此,他依然能够保持清廉与公正。

“赈灾劳借箸,惩贪戒告缗”展现了友人在任期间为民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努力,以及对腐败现象的坚决打击。“以此宽大政,疲氓稍息肩”赞扬了友人的施政理念,即通过宽容与大度的政策,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使他们得以喘息。

最后,“一朝解尘缨,厌作出山泉”表达了友人辞官归隐的愿望,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平静。“岂徒宦情淡,耻与俗吏缘”强调了友人对官场世俗的不屑,宁愿远离尘嚣,保持自己的高洁。“诗卷如牛腰,讼庭有鱼悬”描绘了友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即沉浸在诗歌创作中,庭中悬挂着象征公正的鱼,体现了其对文学与公正的热爱与追求。“天末来清风,请续归兮篇”则是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能继续以文字记录并传承这份宁静与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品格、行为及归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赞赏与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与和谐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6)

陈崇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王君旋吉七十(其一)

掀髯浮白大江头,七十年来感昔游。

衣上酒痕湖墅月,箧中唫稿蓟门秋。

九衢车马双篷鬓,三楚风尘一蒯缑。

无限沧桑供啸傲,客星依旧老羊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寿王君旋吉七十(其二)

乱后重逢喜欲狂,森森兰玉早成行。

著书岁月閒中老,落纸云烟眼底忙。

大耿才名传绛帐,小同世业付青箱。

君山一角能招隐,绝胜瀼西旧草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冶庵表阮怡园赏菊韵赠丹卿先生

与升不作峨眉逝,孰嗣骚坛一代雄。

幸喜持螯逢上座,何妨浮蚁对西风。

春晖东野慈躬健,秋实家丞造句工。

新叠蛮笺盈百幅,未应玉海逊张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班倢伃求共养太后长信宫

江蓠寄幽渚,萎绝亦何伤。

鹈鴂应秋鸣,香草为不芳。

增成奉隆宠,庆会不可常。

蕃华岂再滋,白日忽移光。

圃圃合欢扇,冷至捐巾箱。

华色苟长好,君恩安可量。

昔为笥中锦,今为阶下蔷。

自由妾命薄,何敢怨参商。

愿托长信宫,洒扫躬亲尝。

聊缓须臾景,冀以免百殃。

燕燕飞涏涏,盛宠冠椒房。

十年曾一瞬,畴与问昭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