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解嘲

众万之生,于世暂寓。一偾一兴,孰知其故。

退黜奚戚,进升奚慕。岂以通塞,顾改常度。

有如我翁,昔尝掀翥。戴纚垂缨,去天尺五。

今屏山城,亦皆时数。左右佩剑,畴可笑侮。

翁具退省,前言大误。用与不用,智力何预。

幸同此邦,邂逅承晤。结为金兰,安此贫素。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茶山解嘲》由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对人生起伏、世事无常的深刻洞察。

诗中首先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变幻莫测:“众万之生,于世暂寓。一偾一兴,孰知其故。”生命如同匆匆过客,在世间停留片刻,命运的起落却难以预料。接着,诗人以“退黜奚戚,进升奚慕”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认为无论身处高位还是低谷,都不应过分忧喜或羡慕,因为这些变化并非个人所能控制。

“岂以通塞,顾改常度。”这句话强调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即使在顺境或逆境中,人们的行为模式不应有所改变。诗人以“有如我翁,昔尝掀翥。戴纚垂缨,去天尺五”描述了一位曾经显赫的人物,他高居高位,接近天空,但最终却“今屏山城,亦皆时数”,被贬至低处,这反映了世事无常,一切皆有定数。

“左右佩剑,畴可笑侮。”诗人在此处借用了古代贵族佩戴剑的象征意义,指出那些看似威严的地位和权力,并非真正的力量所在,任何人都可能受到嘲笑和轻视。接下来,“翁具退省,前言大误。”诗人提醒那位曾经的显赫人物,过去的言论和行为可能已经犯下错误,需要反思和改正。

最后,“用与不用,智力何预。”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命运的不可控性,即使拥有智慧和能力,也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诗人希望与这位老友共处,享受平凡生活的宁静与满足:“幸同此邦,邂逅承晤。结为金兰,安此贫素。”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深邃的哲思和生动的语言,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命运的无常以及友情的价值,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723)

葛胜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字:鲁卿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072~1144

相关古诗词

阅讼诉忽疲起卧少顷复视事

平明坐早衙,投缿来相踵。

讼牍鼠雀暗,吏行凫鹜拥。

外台竦风棱,檄至亟须捧。

以身为形役,劾去顾未勇。

病骨瘦栾栾,衰发希种种。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送邓宁民罢瑕丘簿

火云烧晴空,大暑金石流。

行人口生烟,千里无停辀。

胡为趣遵路,僚好挽莫留。

自言为升斗,往日辞亲游。

儿嬉膝前欢,三载不可求。

所得较所失,轻重真不侔。

于兹满秩归,子职冀稍修。

微官亦何乐,触事有庶尤。

米盐聒双耳,簿领昏两眸。

畏首复畏尾,人役不得休。

岂无读书暇,顷刻但少偷。

幸此案上历,数日获到头。

白云已在眼,喜色津津浮。

我亦厌羁官,如苦南冠囚。

羡子有行色,去若登昆丘。

更书纵未下,投劾行当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韵良器真意亭探韵

我爱陶渊明,脱颖深天机。

丛菊绕荒径,五柳摇幽扉。

生逢卯金兴,典午势已非。

著书但甲子,岁晚频歔欷。

仕宦聊复尔,樽酒真焉依。

南亩犹种秫,西山同采薇。

浩歌归去来,熹微恨晨晖。

迷途往莫谏,今是庶可几。

蓄琴但取意,不施弦与徽。

观其四八目,贤哲在所希。

出处固有意,夫岂轻行违。

谁云惮束带,辞荣俄拂衣。

念彼同产人,抚视因遄归。

平生共志趣,但有一翟妃。

少陵罪责子,颇谓达道非。

右丞鄙乞食,更以人我讥。

乃知第一流,尚此知音稀。

妙诗发天奥,流转同衡玑。

自谓处人境,喧无车马騑。

心与尘事远,地偏堪遁肥。

东篱秋色晚,悠然望翠微。

真意不可辨,佳气随鸟飞。

诗辞向千载,凛凛犹光辉。

我生但睎骥,望之有等威。

行怀斜川游,坐想栗里矶。

九原不可作,筑亭傍崔嵬。

独取诗句名,櫩宇殊飞翚。

岩谷有杳霭,花卉无纷菲。

修篁寒逼人,坐如霜雪飞。

诸公赏清致,野服驰鞯鞿。

经丘复寻壑,不惮历崄崎。

壶觞更命釂,藻翰各一挥。

高谈破滞论,妙处端解围。

食冷或屡暖,哦诗宁忍饥。

褒假猥见及,责善非所祈。

愿以靖节语,佩之如弦韦。

形式: 古风

送宁守罢任赴阙四首(其一)

材大多不容,论刚苦难受。

儒玄阅三朝,伟冯今白首。

胸中有藏室,设张动掣肘。

人言专城乐,聊结新安绶。

独喜众毁言,不及河东守。

三年四宝堂,红梅倾白酒。

出处固有在,儿辈浪奔走。

岂复恨典签,得州大如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