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丁氏堂六言四首(其二)

杯觞竞照群玉,衣袂常沾翠岚。

不怕峰前路滑,石头是我同参。

形式: 六言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丁氏堂中宴饮的情景,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之美。"杯觞竞照群玉",杯盏闪烁如同玉石般晶莹,形象地描绘了酒杯在灯光下闪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高雅而热烈的氛围。"衣袂常沾翠岚",衣袖常常被周围的翠绿山岚所沾染,既表现了环境的清新自然,也暗示了宴饮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不怕峰前路滑,石头是我同参",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挑战时的从容与豁达。即使山路崎岖,峰前路滑,也不怕困难,因为石头成为了他的同行者和伙伴。这种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近与尊重,以及在自然面前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饮的欢乐与自然的美丽,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64)

刘一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号:太简居士
  •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078~1160

相关古诗词

题丁氏堂六言四首(其三)

总自胸中描出,不妨怪怪奇奇。

雁荡龙湫彷佛,鸾翔凤舞参差。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

题丁氏堂六言四首(其四)

翠峰欲并眉妩,艳蕊难争脸红。

昔日寒年枯木,何如此个家风。

形式: 六言诗 押[东]韵

题徐次游通判小隐堂二首(其一)

遮藏得到中兴日,觞咏仍陪小隐仙。

曲径画栏春几许,竹花人月四婵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徐次游通判小隐堂二首(其二)

一时药笼召参朮,何事全家傍翠微。

勿谓小山招不出,太平须要隐人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