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述

嗟余负幽癖,思凌九州外。

一朝向中山,风吹女萝带。

以此激孤怀,喟然志弥迈。

况乃阳春滋,韶光遍岩濑。

湖波明树间,石色含烟媚。

开尊近鱼鸟,赏以崇深会。

拊化契冥诠,孤往复奚碍。

抗手谢故交,飘然脱尘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偶述》是明代诗人余有丁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与超脱世俗的追求。

首先,“嗟余负幽癖,思凌九州外。”诗人自述自己内心深处对幽静之地的向往,渴望超越寻常,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这种对未知的渴望,体现了诗人不满足于现状,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越的精神特质。

接着,“一朝向中山,风吹女萝带。”描述了诗人某日突然前往中山,感受到山风轻拂,仿佛是自然界的丝带在舞动。这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无形的风与有形的女萝带联系起来,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以此激孤怀,喟然志弥迈。”诗人因这次经历而激发了内心的孤独感,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表达了即使面对孤独,也要坚持自我追求的决心。

“况乃阳春滋,韶光遍岩濑。”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诗人感叹韶光的美好,不仅遍及山岩溪流,也映照出他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湖波明树间,石色含烟媚。”描绘了湖面波光粼粼,树木倒映其中,岩石在烟雾中显得格外迷人。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心境。

“开尊近鱼鸟,赏以崇深会。”诗人与鱼鸟为伴,开怀畅饮,享受着与自然的深度交流。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是对生活真谛的领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拊化契冥诠,孤往复奚碍。”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互动,感悟到宇宙的奥秘,认为即使独自前行,也不会受到任何阻碍。这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与对个人独立性的肯定。

最后,“抗手谢故交,飘然脱尘籁。”诗人举起双手告别旧友,选择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纯净。这不仅是对友情的尊重,更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韵律美,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

收录诗词(13)

余有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次年进士,授翰林编修。隆庆初,充实录纂修官。万历元年(1573)以右庶子领南翰林,次年为国子祭酒,颇多建树,谥文敏。告病辞官回乡后,于东湖一古洞外构筑亭榭,门外种五棵柳树,名“五柳庄”,林园之美,盛极一时。有房屋七楹,一楹专一藏书,神宗御书“名山洞府”赐之。其藏书处为“觉是斋”,后人称为“余相书楼”。生平校书严谨,南监本二十一史尚有其校刊之题识

  • 籍贯: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申时行榜进士第三
  • 生卒年:1526~1584

相关古诗词

五日晓霁山行

早出驿东门,仰见朝日暾。

曈昽初旭忽明灭,四山尚带雨馀痕。

草际烟浮湿不见,乱云巳散俄复屯。

堤边弱柳低不举,沙上轻鸥飞乍翻。

划然风回霁色开,山势回合来如奔。

繇来山灵为我邀芝驾,故遣雨师洒润清郊原。

不者昨晴今却雨,倏忽之间变朝昏。

明晨日观峰头宿,将披若木探天根。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予在告李孝父枉顾

半月疲朝谒,深惭侍从年。

悔非知已少,愚肯受人怜。

司马贫为病,嵇生懒自便。

归家无不可,犹喜及春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阻风黄河寄柴方伯

黄河愁欲破,落日乱啼鸦。

岸折疑无路,春深不见花。

尘沙迷贾道,草色没人家。

北望长安处,那堪老岁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兖州逢游使君

沬水接天平,回舟两日程。

茅茨周俗旧,邑里禹王名。

天远低垂野,沙明曲抱城。

宦游真足适,到处有逢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