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六十二首(其十六)

大唐国里无禅师,不许会兮祇许知。

著肉汗衫如脱了,方知棒喝诳愚痴。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清远所作的《颂古六十二首》中的第十六首,以禅宗的智慧和幽默,揭示了佛法的深意。

“大唐国里无禅师”,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指出在大唐这样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度里,真正的禅师却难以寻觅,暗示佛法的真谛往往隐藏于寻常之中,而非仅限于高僧大德。

“不许会兮祇许知”,进一步阐述了禅宗的精髓在于领悟而非理解。这里的“会”指的是表面的聚会或交流,“知”则强调内心的感悟与理解。禅宗认为,真正的智慧不是通过言语和形式上的交流获得,而是通过内心深处的洞察和体验来实现。

“著肉汗衫如脱了”,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经历了艰苦的磨砺之后,如同脱去了一层束缚,达到了心灵的解放。这里将修行的过程比作穿上“肉汗衫”(象征着肉体的束缚和精神的负担),最终通过努力得以解脱,展现出修行者从肉体到心灵的彻底转变。

“方知棒喝诳愚痴”,最后两句以禅宗常用的“棒喝”(比喻严厉的训斥或突然的启示)手法,指出真正的智慧并非外在的强制或暴力所能达到,而是通过内心的觉醒和自我反省,才能真正理解并摆脱愚痴的状态。这里的“诳愚痴”既指外界的误导,也暗含自我内心的迷惑,强调了自我觉悟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追求内心自由和智慧觉醒的精神追求,以及对传统佛法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316)

释清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六十二首(其十七)

彼此老来谁记得,人前各自强惺惺。

一坑未免俱埋却,几个如今眼子青。

形式: 偈颂 押[青]韵

颂古六十二首(其十八)

问答分明是切磋,几人于此见詨讹。

少年俱决龙蛇阵,潦倒同吟稚子歌。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颂古六十二首(其十九)

相见锦江头,相携上酒楼。

会医还少病,知分不多愁。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六十二首(其二十)

八面当风祇这是,拂袖之谈动天地。

堪爱卖身王老师,不作贱兮不作贵。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