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石君中丞视赈淮上途中见示长句次韵二首(其二)

北临颍尾南灊六,寿春邑据东南局。

英布倔起逮刘安,豪杰兴亡如转毂。

列仙曾授《鸿宝》方,下客犹吟《楚词》熟。

山川极盛在一朝,钟离帝起乾符握。

自是萧条英俊无,草木八公皆赭秃。

惟馀㬥桀多劫人,每犯刑科俾荷木。

先生欲革小人面,上书先请调均粟。

夜犯霜风走旆旌,往问饥寒散饘粥。

《诗书》犹且待陶甄,桴鼓岂教惊井屋。

邻邦扰攘此安居,淮甸麦丰桑柘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与地方的兴衰,充满了对古代英雄豪杰的追忆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洞察。诗中提到的“北临颍尾南灊六,寿春邑据东南局”,描绘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暗示着这里曾是历史上的战略要地。

“英布倔起逮刘安,豪杰兴亡如转毂”两句,以英布和刘安为例,说明英雄豪杰的崛起与衰落如同车轮的转动一样迅速,强调了历史的不可预测性和英雄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列仙曾授《鸿宝》方,下客犹吟《楚词》熟”则将神话与文学融入历史叙述之中,通过仙人传授知识和文人吟诵诗歌,展现了文化与智慧在历史中的传承。

“山川极盛在一朝,钟离帝起乾符握”描述了某一时段内山川的繁荣景象,以及一位名为钟离帝的人物掌握了政权,进一步丰富了历史的画卷。

接下来的几句“自是萧条英俊无,草木八公皆赭秃。惟馀㬥桀多劫人,每犯刑科俾荷木”则描绘了后来的衰败景象,英杰不再,草木凋零,暴民横行,法律被滥用,社会陷入混乱。

最后,“先生欲革小人面,上书先请调均粟。夜犯霜风走旆旌,往问饥寒散饘粥”表现了一位有志之士试图改变现状,他上书请求分配粮食,夜晚冒着严寒分发食物给饥饿的人们,体现了他对民众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诗书》犹且待陶甄,桴鼓岂教惊井屋。邻邦扰攘此安居,淮甸麦丰桑柘绿”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对和平稳定的向往,即使在动荡不安的时期,人们仍然渴望回归平静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人性关怀以及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酬释妙德

阇黎信耆㝛,貌古神清完。

如尚处榛狉,未入今世间。

与之论俗情,钝若椎刺穿。

几昧马几足,况识机械干。

见人辄谈法,不视憎喜颜。

科判舍经本,诵解波澜翻。

剖晰义微妙,贤首及慈恩。

古说久蒙晦,光明兴舌端。

乃知其中利,凛然持太渊。

闻者无愚知,悟解增悲欢。

嗟我尝脩心,勤在此生前。

自从一念失,漂转来尘寰。

譬若乘蜀舟,东下三峡关。

迅忽造海壖,矫首求西还。

溯流青天上,得不劳且艰。

爱师秉直心,启子三昧门。

师亦喜我意,不谓鄙且顽。

相从宜不厌,勿论暑与寒。

不待盛言说,目击道已存。

形式: 古风

许秋岩太守问耕图

先生伏首诸生日,深耕疾耨惟研笔。

先生彯缨登玉堂,铺棻垂颖皆文章。

秉麾出作江东守,欣戚时时念农亩。

阴雨膏惟恐后期,非种锄还去为莠。

男儿起任天下事,问舍求田非所志。

不恤四体昏作劳,固将九域蒙吾利。

一朝回首望丘园,岁见成功惟树艺。

君不见伏波将军不世才,中兴事业光云台。

营军瘴雾沈鸢地,苦忆平生季弟哀。

又不见北宋盛时君子达,韩范富欧同禁闼。

偶闻鹎鵊数声啼,忽念陇头耕晓月。

此图有士何美髯,丰玉饥谷兹身兼。

系君节钺与华衮,那容短褐从腰镰。

感事抚躬成一叹,写图非戏非为幻。

无人得喻使君怀,官舍把图时自玩。

我谓才难自古然,士如麟角偶一焉。

教民树艺且一事,只今百务须旬宣。

慷慨建树穷岁月,譬如穮蓘亦有年。

志业精勤信诸己,淮退早暮从诸天。

或图麟阁或归田,请君置此中情牵。

周公未遂明农志,何况纷纷后世贤。

形式: 古风

题句容学博冯墨香小照

我于江宁城,始接冯君䫉。

萧静有古韵,当座展圭瑁。

固知其中异,清绝远尘淖。

而今对此图,睇视目增眊。

审知为子真,指说赖前告。

写真自古难,神艺有深造。

点晴加颊豪,用意孰能到。

后世图太多,往往杂仁暴。

卷轴纷牛毛,题咏乱蝉噪。

君实精六法,自摹山水乐。

㫺贤缣素遗,穷辨极窔奥。

仓卒命俗工,胡亦同众好。

想处山泽仪,局以入黉校。

士有笑吟披,奠乃分臂臑。

学舍小如舟,请邻仍祀灶。

谁知旷世怀,天宇大哉謷。

抑郁无与言,写图寔寄傲。

工拙固勿论,似否亦弗较。

譬若影罔两,等是无持操。

又若太虚云,约略状旌纛。

与古写真意,迹本不同蹈。

此理如不然,姑纵吾言耄。

雨霁天欲霜,候迫风落帽。

邀子野鹤态,试鼓青溪棹。

一醉酬廪秋,相对蘧然觉。

形式: 古风

王麓台山水

幽谷苍苍拥烟树,树底明流沙石布。

画中取势作低平,已是人閒最高处。

倚谷崖石千万层,嵚崟仰映天光澄。

猿攀兽顾不可登。

石根砰隐谷风响,崖后别盘幽径上。

峰回径转山仍开,畎有禾黍林松梅。

结构精舍当其隈,更贯倒景出高嶂,鬼神所会腾云台。

若凭绝顶眺万里,脱屣人间何有哉。

侍郎起家入华省,贵仕何由造玆境。

染豪兴至成此奇,乃知妙悟通神领。

我㫺孤藤极幽险,湿云常与襟裾染。

穷山或至绝赍粮,日取溪毛供一啖。

呼吸琼楼碧汉通,近郭山溪皆可贬。

一往真当绝世尘,却来平地望高旻。

春秋郊野杂众宾,此图于我情独亲。

卧游虽慰平生意,欲策衰慵更问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