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渊所作的《送黄平国倅邵武》。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黄平国前往邵武任职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前程的关切。
首句“雪到蓬山尚破裘”,以雪景衬托出友人黄平国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坚守的坚韧品质。蓬山,这里借指友人即将前往的邵武,破裘则暗示了环境的恶劣与生活的困苦。
“倦听馀子说封侯”一句,通过对比友人与他人对功名利禄的不同态度,展现了友人淡泊名利、志向高远的品格。倦听,表明友人对此类话语已感到厌倦,更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精神的富足。
“松楸更作连宵梦,桂玉宁堪卒岁留。”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松楸代表墓地,暗含对友人未来可能遭遇困难的担忧;桂玉,古代用来形容财富,此处反衬出友人在困境中的坚持与乐观。整句话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关心与祝福。
“衣绣故应人所羡,题舆仍为国分忧。”这两句赞美了友人不仅外表光鲜,更重要的是内心高尚,愿意为国家分担忧患。衣绣,指的是穿着华丽的衣服,象征着友人的社会地位和成就;题舆,意为担任地方官职,体现了友人的责任与担当。
“艰难兀坐添华发,亦欲如公可得不。”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的精神的敬佩,并希望友人能够像他一样,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保持初心,勇往直前。兀坐,独自坐着,形容友人在困境中孤独而坚定;华发,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经历的沧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性格、志向和未来的关怀,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美好未来的祝愿,同时也传递了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