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洪月樵秀才送悦秋归唐诗有感,次和四首(其一)

变徵移宫又几秋,南冠相遇总含愁。

客星严濑光长在,梦境槐安去不留。

笛里关山经黑劫,酒边风月豁青眸。

故都乔木犹无恙,乞食吴门感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林朝崧所作,题为《读洪月樵秀才送悦秋归唐诗有感,次和四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离去的离别之情。

首句“变徵移宫又几秋”借用音乐术语,暗示岁月如歌,时光荏苒,已经过去了多个秋天。"变徵"与"移宫"皆为古代音乐调式,这里象征着季节更替和人生的流转。

"南冠相遇总含愁"中的"南冠"原指囚徒的帽子,这里借指被贬或流放之人,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共同愁绪。

"客星严濑光长在,梦境槐安去不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将友人比作客星,即使严濑(可能指友人所在地的山水)的光芒依旧,但梦境中的宁静和平稳已无法挽留友人的离去。

"笛里关山经黑劫,酒边风月豁青眸"通过笛声和酒意,描绘出诗人与友人在分别前的共饮场景,黑劫暗指艰难困苦,而风月则寄托了他们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两句"故都乔木犹无恙,乞食吴门感旧游"以"故都乔木"象征故乡和往昔,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乞食吴门"则寓含了友人漂泊他乡的艰辛,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的关切和对旧日友情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离别之痛,又有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870)

林朝崧(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字:俊堂
  • 号:痴仙
  •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 生卒年:1875-1915

相关古诗词

读洪月樵秀才送悦秋归唐诗有感,次和四首(其二)

流年石火促容华,垂翅炎荒暗自嗟。

月殿秋高争折桂,星河路远错回槎。

泪盈海上鲛人宅,梦到江南燕子家。

开府悲哀长只尔,御风何日佩飞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读洪月樵秀才送悦秋归唐诗有感,次和四首(其三)

绣被谁能盖鄂君,此乡土梗视兰薰。

难为玉爪冲天鸟,何用金声掷地文!

九县茫茫多虎豹,百年鼎鼎几风云。

伊人岂不悬孤忆,坛杏终身对社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读洪月樵秀才送悦秋归唐诗有感,次和四首(其四)

待我金丹熟九还,与君鹤驭上清攀。

扶桑笑倚犹东海,丛桂勾留暂小山。

两袖烟霞非俗物,数家鸡犬隔尘寰。

相逢只作游仙语,不许重陈世网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夏日洪生左顾惠诗赋答

邵平瓜熟时,慧远莲开日。

河朔罢传杯,茂陵方养疾。

君乘下泽车,来访维摩室。

蹑屣起相迎,采薪忧若失。

为君具鸡黍,为君觅芝朮。

相对劝加餐,乱离那忍述!

朱崖既弃捐,汐社多遗逸。

少卿久穷困,兰成亦萧瑟。

昔如鞲上鹰,今作裈中虱。

笑啼俱不敢,祸福两难必。

犹喜长吉囊,各有江生笔。

君歌我再和,诗成共评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