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知州归六安

文章太守我同年,倜傥风流继谪仙。

五裤欢谣闾里颂,一钱清誉口碑传。

趋朝喜见沾殊泽,归日荣看著锦鞭。

明到六安施德教,满城花柳蔼春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送李知州归六安》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描绘了对友人李知州归乡的深情厚谊与对其政绩的赞誉。诗中以“文章太守”开篇,巧妙地将李知州比作才华横溢的文士,同时暗喻其为地方治理的能手,继之以“倜傥风流继谪仙”,进一步赞扬其风度翩翩,才情出众,堪比李白这样的文学巨匠。

接着,“五裤欢谣闾里颂,一钱清誉口碑传”两句,生动描绘了李知州在任期间,因廉洁自律、体恤民情而受到百姓的广泛赞誉,其清廉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当地口碑的佳话。这种正面的评价不仅体现在民间的口耳相传中,也反映在其政绩上,使得“趋朝喜见沾殊泽,归日荣看著锦鞭”的场景更加生动。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李知州在朝廷与地方的不同形象,以及他深受上下级爱戴的情景。

最后,“明到六安施德教,满城花柳蔼春妍”则表达了对李知州回到六安后继续推行仁政、教化民众的美好祝愿。诗句以“满城花柳蔼春妍”结尾,运用自然景象的美丽来象征李知州归乡后的政绩与影响,寓意其归来将为六安带来繁荣与和谐,如同春天的花朵和绿柳一般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知州个人品质、政绩及归乡情景的描绘,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又展现了明代官场与民间对于官员为政理念与行为的高度认同与赞美,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历史韵味。

收录诗词(291)

罗亨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张百户还□教

帅兵几月寓京华,谨饬忠勤众所嘉。

阅武政忻频演艺,承恩又喜暂还家。

马嘶晓□都门道,帆挂西风潞水涯。

归拜亲庭倾寿酒,筵开罗绮醉流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陈舍鼎捧诰南归

纳言嘉绩著银台,褒锡荣看制诰裁。

锦轴联翩颁殿陛,天章焕烂出蓬莱。

追封祖祢推恩典,旌异忠良表俊才。

冢嗣捧持归故里,寿亲满进紫霞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陈高士归隐云窝

先生归去隐云窝,茅屋重营补薜萝。

尽日杜门过客少,满林啼鸟落花多。

香残隐几收云母,衣敝临流制芰荷。

我亦潇闲方外侣,何时泉石共蹉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荣副纲还广州光孝寺

拜捧除书出九天,袈裟又上潞河船。

一篷明月禅心静,十载交游别梦悬。

兜率阁高金相现,菩提树古绿阴连。

悬知到日重登览,大振宗风继昔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