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四)

玄沙三种病人,有理不在高声。

引得香严老子,走来树上悬身。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故事为题材,巧妙地融合了佛教哲学与文学艺术。诗中提到“玄沙三种病人”,玄沙是禅宗历史上的著名僧人,此处借指某种精神状态或修行过程中的问题。诗人通过“有理不在高声”这句话,强调了真理并不依赖于声音的大小,而是内在的智慧和理解。这与禅宗追求内心觉悟而非外在表现的理念相契合。

接下来,“引得香严老子,走来树上悬身”则运用了另一个禅宗故事,香严智闲是另一位著名的禅师,他曾在树上悬挂身体以证悟佛法。这里通过这个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内在修行和悟道的理解,即真正的修行和悟道并非外在形式所能体现,而是在于个人内心的体验和超越。

整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传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而非外在的炫耀或形式主义。它鼓励读者深入内心,寻找真理和自我超越的道路。

收录诗词(316)

释清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五)

祸福威严不自灵,残杯冷炙享何人。

一从去后无消息,野老犹敲祭鼓声。

形式: 偈颂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六)

春寒料峭,冻杀年少。切忌参商,别无奇妙。

低头侍奉,欢喜问讯。佛法商量,伤子性命。

形式: 偈颂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七)

赵州言勘破,笑杀老禅和。

院主须眉落,南泉打粥锅。赵州勘破,却成罪过。

大地众生,千个万个。

形式: 偈颂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八)

醉眠醒卧不归家,一身流落在天涯。

祖佛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

形式: 偈颂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