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诸友野步(其二)

淹留伤老眼,放旷适閒心。

石浅出佳色,鸟幽传好音。

课诗空自切,馈酒莫辞深。

更说溪西寺,明朝款款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长久停留使我老眼伤感,放纵自我让心境闲适。
浅水石头显露出美丽的色彩,鸟儿在幽深处传来悦耳的声音。
研读诗歌虽然内心急切,但朋友赠送美酒也不必推辞过深。
还提那溪西的寺庙,明天我将慢慢去探寻。

注释

淹留:长时间停留。
伤:使...感到。
老眼:年迈的眼睛。
放旷:放纵自我。
閒心:闲适的心情。
石浅:浅水中的石头。
出:显现。
佳色:美丽的色彩。
鸟幽:幽深的鸟鸣。
传:传递。
好音:悦耳的声音。
课诗:研读诗歌。
空自切:内心急切却无果。
馈酒:赠送美酒。
莫辞:不必推辞。
深:过量。
溪西寺:溪西的寺庙。
明朝:明天。
款款:慢慢地。
寻:探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自然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远离尘嚣、与大自然为伴的向往之情。开篇“淹留伤老眼”一句,便设定了诗人的心境,他似乎被某种美好所吸引而流连忘返,这份流连不仅是对景色的欣赏,更有着对于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感慨。

“放旷适閒心”一句,则明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在。这里的“放旷”指的是一种胸襟开阔、心境豁达的状态,诗人通过这种状态来享受大自然赋予的一切。

接下来的“石浅出佳色,鸟幽传好音”两句,是对自然景物的具体描写。“石浅出佳色”可能指的是清澈的溪水中石头露出的美丽颜色,而“鸟幽传好音”则是诗人聆听到的远处传来的悦耳鸟鸣。通过这两句,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所在之地的宁静与和谐。

“课诗空自切,馈酒莫辞深”一联,则表现了诗人的文学生活和友情。诗人可能在此之前接受了一些诗歌创作的挑战或是与友人之间的诗歌酬酢,但现在他更愿意沉浸于自然之中,而不是过分纠结于文字的切磋琢磨。此外,“馈酒莫辞深”则显示了诗人对于朋友间情谊的珍视,他乐于接受朋友们的邀约,与他们一同享受美好时光。

最后两句“更说溪西寺,明朝款款寻”,则是对未来行动的规划。这里的“溪西寺”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标或是诗人心中的一处避世之所。诗人计划在第二天清晨去寻访这个地方,这里的“款款”形容了他期待中的步行情景,既有着急迫之意,又带有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对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的感悟与追求。在这宁静安逸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窥见到古人那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心境。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陪德久出郊

北客南征岁欲阴,经行始满爱山心。

霜溪见石如清洛,烟树参云似故林。

昨日喜传黄屋信,馀生怕听白头吟。

公归问讯庵中老,只履西来意浅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陪德孺游徐氏园池

十载吾庐信不通,偶来仁里一尊同。

心惊人物如江左,眼净林塘似洛中。

著日晶明松下雪,弄波萧瑟竹间风。

浇花酿酒勤料理,作记东园有醉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偶至溪岸时当寒食书节物呈同行

风作山云断复飘,沙平竹日影萧萧。

柔桑始叶蚕争出,浅水无鱼鹭独翘。

白发寻春悲去国,朱门赐火望行朝。

游从此地多君子,乘兴来过不待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偶坐西斋陪介卿赏卿嘉话久之成诗

静闻檐际雨,密障坐隅风。

竹晚叶时堕,梅疏香欲空。

芝兰室自好,文字饮谁同。

它日功名事,应从笔砚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