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歌送张彦洪使毕还河东

吾乡故人零落尽,见子老成殊慰心。

祥金百鍊乃利器,桐尾方焦逢赏音。

河东臬府幕下士,飞传来作朝正使。

太和岭上盗已空,旌旗尽是官军红。

杀人如麻道路绝,朝狐暮枭竞巢穴。

严风歘起霜倒飞,塞日黯淡寒无辉。

子来未几遽言归,使我东望泪沾衣。

岂不闻并州少年游侠子,手携玉龙最轻死。

并州将军刘越石,夜半登临长啸起。

汾河直来绕郡城,雁门离石寒峥嵘。

老旻四叶弹丸地,大梁全师劳再征。

一朝征贼辄破碎,大将不诛天失刑。

为子作歌歌愤激,眼中太行如动色。

安得壮士射乌弓,为落搀抢连太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张翥的《并州歌送张彦洪使毕还河东》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彦洪的深深关切与离别之情。首联感慨旧友凋零,见到张彦洪老成稳重,让诗人感到欣慰。接着以“祥金百鍊”和“桐尾方焦”比喻张彦洪经历磨砺后成为有用之才,又以“朝正使”赞誉其使命重大。

诗中提到张彦洪回到河东,当地局势动荡,“盗已空”但官军仍在,暗含战事未息。接下来描述了战争的残酷,道路被鲜血染红,狐狸枭鸟争夺领地。严冬景象凄凉,诗人因友人离去而感伤流泪。

诗人借并州少年的英勇和刘越石将军的豪情,表达对张彦洪的期望,希望他能像他们一样勇敢面对挑战。最后,诗人以壮志豪情作结,期盼有勇士能挽弓射敌,为国效力,表达了对友人的激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又有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刘道权为李远子微作青山似洛中图为作歌以系之

石头城中有渺渺之秦淮,秦淮东流入江远,其上叠巘连鲁厓。

牛头双阙云门开,三山北山郁烟霾。

六朝遗迹犹在眼,千古往事徒兴怀。

昔人谓此洛中似,四面青山围二水。

刘侯熟识此景胜,况复爱画入骨髓。

五尺长纸茧不如,乘兴破墨涂成图。

渔梁茅屋昏欲无,坏陵荒陇迷楸梧。

寒潮已落断崖阔,行人不渡扁舟孤。

嵩邪邙邪漫漶那可辨,但见招提林杪直下藏村墟。

忆我羁游石城日,江烟山雨正萧瑟。

横塘酒家好新酒,醉倚船窗看奇崛。

只将健句写归来,却恨此时无此笔。

形式: 古风

吴俊仲杰横河精舍图亦道权作

横河精舍谁所居,丰城隐者吴仲杰。

是中林壑特幽胜,一幅刘权画尤绝。

远山数曲重复重,炊烟一村树丛丛。

岚光云气纷滉瀁,盱水汝水遥相通。

近山什伯青匼匝,峰底斜穿鹧鸪峡。

跳波直下却洄漩,怪石截断双流合。

竹窗桂栋溪之隅,过门好客无时无。

溪鱼长肥酒长熟,拨弃世务谈诗书。

梧州春雨草木长,榉塘耕稼仍膏壤。

锄翁牧子行唯诺,沙鸟风帆自来往。

独不见陶县令松菊园,又不见杜陵老桑麻田。

人生得此不归去,有如头上之青天。

杰乎杰乎吾羡汝,毋负山中故人招隐篇。

形式: 古风

崔旭行之云巢图赠道士俞刚中请余赋长歌

崔郎胸次奇突兀,兴来从人索纸笔。

斯须千峰万峰出,底用一石画五日。

上饶道人列仙癯,示我新作云巢图。

涂岚抹雾思更逸,古色满眼苍寒俱。

重溪叠谷各异状,坏木崩石森相向。

翠微最上云所栖,道人又在云之上。

数椽丹室荫白茅,团团云间如一巢。

拂衣拂著宿鹤背,挂剑挂落长松梢。

空濛杳霭迷处所,岂复漂摇畏风雨。

既非鸟窠老衲子,无乃中林古巢父。

填窗拥户昼不开,神光隐见金银台。

云之君兮凤为马,往往玉箫吹月来。

道人几年游上国,卖药壶中人不识。

洞玄宫观一黍珠,灵秀似与仙都敌。

故巢未破归便得,归到玉山多美石。

我诗毋刻刻此图,留照千秋山水碧。

形式: 古风

送崔让士良都事江淮行省

时平久不脩武备,一旦盗贼起跳踉。

南窥荆邓北徐汝,红巾直来据武昌。

摧城破壁官吏走,九江太守能死守。

赤眉铜马终殄除,此贼游魂?得久。

天兵势若风雨来,直扫四野无氛埃。

庙谟最先择元帅,国计莫重完江淮。

堂堂中书开外省,幕府人材倚公等。

崔侯如刃新发硎,锋锐所当无肯綮。

金汤表里元有捷,正藉前筹资薄伐。

草茅有策可采用,义士多方须教阅。

酒酣客起征马鸣,壮气满髯肝胆倾。

浩歌把剑徒激烈,老矣莫赋从军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