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陈世相的《山行》描绘了一幅山中独行的景象。首句“千山如拱立”,以夸张的手法写出连绵起伏的山峦如同拱卫着道路,邀请诗人一展攀登之志。接下来的“路险人踪少”展现了山径的崎岖和人迹罕至,增添了孤寂与冒险的气息。
“峰高暮色低”描绘了夕阳西下,山峰在暮色中显得更加峻峭,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旅程的艰辛。诗人通过“水声悬峭壁,岩影落深溪”进一步渲染环境,水声回荡在峭壁间,岩影倒映在幽深的溪流中,动静结合,富有立体感。
最后两句“小鸟窥予至,惊飞夕照西”,以小鸟的视角收尾,生动地刻画了诗人行进中的动态,小鸟因诗人的接近而窥探,然后受惊飞走,夕阳也随之西沉,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丝生动与自然的趣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独自登山时的孤寂、探索与自然的亲近,展现了清初山水诗的特色。